光聰明是不夠的


From : 幽默智慧好錢途
 
口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 口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讓我們做個實驗,假如在某學習會場中,講師要求相鄰的每一組學員彼此大聲地讚美對方:我欣賞你、我喜歡你、你是最棒的……。


通常,看起來「笨笨」(純真)的人都能夠大聲講出來,而太「聰明」的人卻講不出來,因為他們心中會嘀咕著:「嚇死人了,才剛剛認識而已,就要把對方捧成這個樣子?」這便是「抗拒」的力量了,太聰明的人大都想得太多了,而笨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都很能直接地配合引導,完全地臣服自己、臣服別人,也因此他們的收穫最豐盛。


太聰明不見得是好事唷!你沒聽過「聰明反被聰明誤」嗎?根據專家的經驗:聰明的人人際關係都比較不好,也比較不快樂,太聰明的人幾乎都笑不出來,因為聰明反造成他太多的「我執」,於是智慧就被障礙了,姑且謔稱之為「智障」吧!


所以在人際關係中,光聰明是不夠的,還要加上智慧的輔導,有了智慧,才能夠觀照出聰明的對與錯。


宋朝的秦檜是最聰明的人了,他狀元出身,才高八斗,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很可惜他將聰明用到了歧路,為了成就自己的榮華富貴,在風波亭設奸計害死了岳飛,雖然得逞了,卻落得萬世留罵名,後人還特地在岳飛墓前鑄了秦檜夫婦長跪於此的像,並題詩紀念「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所以光聰明而沒有智慧是不夠的,聰明反而成就了大奸大惡呢!


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難怪有人會說「天才白痴,一線之間」了,所以自以為「聰明」的人常常搶著講,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卻是先聽別人說完,再陳述自己的意見。


太聰明的人,往往都因想得太多而熱情不起來、快樂不起來,而一個「若愚」的人卻經常能夠散發出一股「真心真意的熱情、莫名其妙的興奮、無可救藥的快樂、永無止息的正向思考」,就因為他們的思路無礙,所以人際關係自然無往不利。


聰明的人尤其喜歡辯論,凡事愛爭愛贏,然而卻常常爭贏了道理,卻失去了情誼。做生意時尤該切記「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顧客只要情緒一發作,通常都是不講理的,「絕對不跟顧客爭道理」才不會失去生意,才是智慧的商家。話到嘴邊讓半分,別讓聰明誤一生,要用愛與智慧來化解爭執,「愛」字拆開來就是「心受」,用心接受就是愛的真諦,也是智慧的覺知。


可不要小看臉上這薄薄的兩片嘴唇唷!它能把這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呢!我們要用智慧心來杜悠悠之口,不要自以為聰明到處煽風點火。


生命之航,光聰明是不夠的,如果沒有佐以智慧的羅盤,我們隨時會變成一隻「智障」船,在生命暗礁中處處擱淺。


智慧傾聽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
勿以善小而不為。


傾聽,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美學,只要你跟「智慧」做連線的話。


有一位媳婦經常被婆婆叨念責罵,久而久之,由原先不敢吭聲的小媳婦,變成凶巴巴的大姆婆,每天丈夫下班回來,婆媳倆搶著告狀,一開始作丈夫的還能好聲好氣的勸勸這個、哄哄那個,但是日子一久,作丈夫的開始感到厭煩,每天一定要到三更半夜才肯回家,視回家為畏途。通常碰到這種情形,做媳婦的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就是跟婆婆搞對抗,跟她頂嘴、起衝突,甚至比她還兇,但這後果會如何呢?首先便是老公成了「三明治」,尷尬地夾在老媽跟老婆中間,不知如何是好,而婆媳衝突的最後結果,絕對是「兩敗俱傷」。


還有第二條路,假如這位媳婦懂得以「智慧心」來傾聽的話,當婆婆罵她、念她時,她看到了這些表象的背後其實是「關心」,婆婆是愛之深責之切,是在教導她,只因為老人家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愛與教導,所以才會不合她的所需,原來「叨念責罵」背後的禮物竟然是「關愛」啊!


也就是說,婆婆那一代人的背景文化讓她們習慣於把愛隱藏起來,只會透過比較責罵的方式來表達她們的愛與關懷。所以當媳婦的如果懂得智慧傾聽的話,婆婆大聲,你就小聲;婆婆臭臉,你就笑臉,如果每天都這樣子的話,你認為婆婆會怎樣呢?


聆聽背後的真意


有時,表面上的語言不一定是真心的,一個懂得聆聽的人,就能聽得懂「言語背後的真實意思」,再舉一個夫妻溝通的例子:


有時候當老婆很生氣、很潑辣地指責你時,表象上看,老婆心情激動、情緒混亂,如果不懂得傾聽「責罵背後的禮物」時,情緒也許會被她搞得很紊亂,但只要懂得用心去聆聽她背後的答案,喔,原來老婆是在呼喚你的愛、你的關心,因為你已經好久沒有注意她,已經好久沒有哄她、寵她了,所以「混亂情緒」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愛的渴望」。


從婆媳相處、夫妻溝通延伸到所有的人際關係上,道理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懂得用智慧心來聆聽,人緣絕對是一級棒!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傾聽的藝術可說是美好人際關係相當重要的一門學分。


向日葵聆聽


當客戶對我們提出建言時,要說「嗯」、「是的」、「好的」、「哦,我明白」、「我了解」、「感謝你寶貴的意見」、「是的好的」、「我們一定改進」、「嗯,感謝您」……如果這麼聆聽客戶所說的每一句話,並適切地做出簡短的回應,你說客戶會不會覺得格外的開心?


聆聽,除了要懂得用智慧心來聽之外,聆聽也是一種全身性的優美肢體語言,懂得用專注的眼神來聆聽,用微笑點頭來聆聽,用豎起的耳朵來聆聽,用豐富的手勢來聆聽,也就是所謂的「全身都在聆聽」。


有人將這種聆聽的肢體語言戲稱做「向日葵聆聽」,向日葵不都是向著光嗎?當你在講話的時候,他「哦、嗯、是的、哦」,像不像向日葵呢?很像吧!像向日葵一樣的專注,難怪那麼受歡迎。


所以在成為一個銷售高手之前,一定得先成為傾聽的高手,因為懂得聆聽的人格外有人緣,有好人緣就會有好財緣,懂得智慧傾聽,你就能悠游人際、財緣廣進。


【輕鬆學幽默】


英格蘭國王威廉二世,親自領軍作戰指揮軍隊攻進英格蘭時,不慎被路上的泥坑絆了一下跌倒在地,跌個狗吃屎的姿勢。


手下人大驚失色,認為這是不祥之兆,以為國王這下子一定會大動肝火,不知道是誰要倒楣了?


可是威廉二世很快就站了起來,高高舉起沾滿泥土的雙手,大聲喊道:「感謝上帝,賜予我應有的王國,英格蘭的國土就在我的手中!士兵們,這是上帝的旨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