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與同理心
From : 妳是我微笑的答案
青少年時期,當我開始對人生感到迷惘困惑時,父親是我最好的導師。父親告訴我,待人處事貴在「誠」,對待任何人要用一樣的標準,不可以因為對方的階層、地位而改變我們對他人的態度,「不卑不亢」是父親送給我跟姊姊的四字箴言。
施慕禮‧巴迪奇 Shmuley boteach在【10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書中提到:「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就看他如何對待他不需要的人。」是啊!有人會說:「我們的人生裡過客來來去去,對待需要的人都來不及,還要去顧慮那些不需要的人嗎?」我想這裡所說「不需要」的人,指的應是「對我們沒有實質幫助的人」,倘若我們都能對這些人給予發自內心的尊重,想必,我們也能得到最大的滿足與贏得別人的尊重。
而只有一個孩子的最大隱憂就是,擔心孩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少了兄弟姊妹這樣的「競爭對手」會不懂尊重與分享。為了讓女兒能夠體貼別人對她的好,減低獨生子女擁有過多資源的「傷害」,我煞費苦心!不時提醒女兒「要有禮貌、不可以凡是只想到自己」,但說再多也沒用,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是事實,雖然假日也會跟表姊、堂哥聚一起,但時間太短暫;加上Lin Lin是家族裡,年紀最小的寶貝,大家總是下意識的特別禮讓她,這讓我很擔心。萬一,女兒真以為自己是「大小姐」,該怎麼辦?於是,女兒一歲半左右,我開始帶她參與一些play group與其他孩子互動,學習「等待、排隊」;基本上,三歲以前的孩子參與團體活動都需家長陪同,一起玩遊戲、塗鴉畫圖等;有時,一些家長無法陪同,重責大任就落到「外傭、保母」身上。
「去拿水給我,我口渴了!」「幫我穿鞋、快一點。」「妳動作怎麼那麼慢啊,快一點啦!」這是我在那段時間,從play group活動裡的兩、三歲孩子嘴裡,經常聽到的字句。我瞧見,很多孩子對待外傭的態度輕蔑,我猜想,這種「忘了帶著尊重」的態度是從爸媽哪裡學來的吧?這些不論從印尼、菲律賓、越南甚至中國大陸來到台灣工作的人,被視為「另一個較低的階層」,這些幫傭的婦女為了賺錢養家,大多會忍受雇主對他們的輕蔑態度;而我們家,自從Lin Lin出生後,也一直有台灣保母幫忙看顧著,她們的工作比較像「管家」,除了要看顧孩子、也需要幫忙打掃家裡。我們一直要求女兒對待保母要有禮貌,絕對不能像大小姐般使喚別人,如果要請阿姨幫忙一定要說:「請、謝謝。」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們很幸運雇用到有愛心且專業的保母,讓我們的關係很和諧,女兒也會把日常生活這些言行轉化成未來的奠基。
縮小一點來看,學習「尊重」該從小處著眼。帶孩子出國坐飛機,女兒總會因為興奮異常而手舞足蹈,腳經常不聽使喚的想去踢前座的椅子;這時,適時的阻止孩子,是對前座乘客的尊重,也要灌輸孩子「將心比心」的觀念,我們不喜歡別人一直踢我們的椅子,自己也要學會尊重別人享受安寧的權利;此外,當我們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正在玩玩具,也一定要請孩子先行詢問是否可以跟他們一起玩,這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尊重」的態度。
尊重之外,也要有同理心。感覺Lin Lin最近長大許多!我說的不止是長高、變胖了,還包括女兒已經開始懂得體貼別人的心,我跟爸比為此感到非常開心。
女兒上幼稚園的第一個萬聖節 party讓她興奮莫名,那天女兒穿了自己精心打扮的「蝴蝶仙女」裝,配上「魔法仗」與「糖果袋」,開心迎接「討糖計畫」。放學回家後,女兒神秘兮兮的跑到我耳邊告訴我說:「媽咪,我有帶禮物給妳喔!」我問:「什麼禮物啊?」女兒眨著瞇瞇眼說:「今天我們去遊行,有好多人給我們糖果喔,我只吃了一顆,剩下來的要給妳跟爸爸還有阿姨(女兒的保母)吃。」Lin Lin的舉動太出人意料,把我嚇了一跳喔!因為期待萬聖節活動許久的她知道,除了可以跟同學一起遊行、玩樂外,最主要是在遊行過程中,可以得到好多、好多夢寐以求的糖果、餅乾,那天女兒上學前還捧著我的臉說:「媽咪,我拿到糖果後,要把它全部吃光光!」對於女兒願意把自己很喜歡、想要的東西跟人分享這件事,讓我知道在女兒小小心靈裡,「愛」與「同理心」的養分已慢慢滋長,我跟爸比非常感動與驚喜!
那天在網上閒晃時,看到了一則感人故事,發生地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被一個名為「Dreams come true」的組織拍成了短短的廣告片。片中的主角是一名十歲大男生,因為得了重病跟學校告假許久,當他結束一段落的醫療過程,返回學校時,他內心非常煎熬,因為光禿禿的頭頂、虛弱的身體讓他擔心同學會嘲笑他、排斥他。但是當怯生生的主角一走進教室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大跳,因為班上每一位同學頭上都戴了一頂毛線帽,之後一個個同學接續般的把帽子脫掉再拋上天空,此時,鏡頭是大男孩的臉部特寫,他呆住了,因為每個男同學都剃了大光頭,接著全班大喊、歡呼迎接他的歸隊!如果,這是真實故事,我想這樣憾人的感動與同理心,會讓這群不分膚色的孩子永遠牢記。
我們多希望讓孩子知道,擁有「體貼」他人的心才能懂得感謝;除了懂得感謝、分享外,更應該在有餘力的同時去幫助那些天生沒有我們幸運的人,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刻,千萬不可坐視不管而應該主動提供協助;希望等女兒再大一點時,可以理解,擁有「愛」與「同理心」的真諦,尤其,不能只關心對妳有幫助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