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丹麥設計師協會會長 Steinar Amland


注重功能,強調實用的丹麥設計,能發展的如此成功,政府的支持功不可沒。


擁有官方色彩的丹麥設計師協會有效地連結傳統與現代,除了提供設計師完整訓練,也顧及品牌與行銷的重要性,在不同層面兼容並蓄,持續讓丹麥設計名揚四海。


◎ 文/黃麗秋 ◎圖片提供/北歐櫥窗


雄偉的峽灣、湛藍的湖泊,幽靜的森林,炫目的極光,設計工藝舉世聞名,這是北歐令世人嫉妒的地方,彷彿生活在哪裡的居民,是特別受到上帝恩寵的人類。


至少筆者曾經很嫉妒地看著一張拍攝在Nokia芬蘭總部內工作的人們的照片。為了節能,建築物全部採用落地玻璃窗的設計,潔淨而通透,遠遠望去,走在階梯上的人們,好像個個漫步在雲端。讓人突然有種念頭,能在那出生,想在那老死,應該就是幸福的感覺。


現實終究是令人「鬱卒」的,我們依舊在台北過著擁擠的人生,但所幸,我們卻可以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買一組Aino Aalto於1932年設計的經典玻璃水杯喝水,感受一下北歐式的優雅;或用Eva solo的Cafesolo咖啡壺泡上一壺香醇濃郁的咖啡,啜飲間想像自己置身於蓊鬱的森林,陽光從樹梢間穿透下來,照在地上成一個一個金色小點。再不然,走一趟誠品信義旗艦店,看看Kay Bojesen用柚木跟林巴欖仁木設計出的無辜小猴……,體會「原來北歐距離我們這麼近」的幸福。


北歐涵蓋芬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位於北極冰圈的格陵蘭島近來因前任美國副總統高爾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電影,而聲名大噪,讓人們看到冰山以秒殺的速度急速崩解,飽受驚嚇之餘,再也不敢忽略隨手關掉電燈、電腦的重要性。丹麥則受惠於豐富想像力的安徒生,以及一小塊一小塊塑膠積木的樂高公司,他們聯手不僅逗樂每個小孩,也愉悅每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


童話+精工,Wow


所以作家說,丹麥是挪威+瑞典除以2;是童話+精工的國家。這般特性充分表現於設計風格,是自然主義、實用機能主義。以丹麥最具代表的設計師Jacob Jensen的設計理念即是:設計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語言(Design is a language understood by everyone)。讓他設計超過5百種產品,就得過超過1百種設計大獎。其與丹麥皇家音響公司(Bang and Olusen)合作,經由他的設計巧思,推出一系列現代感十足的音響與電話,至今仍被視為黑盒子傳奇而讓人歌頌不已;強調機能與美學也展現日常用品上。


以Eva solo為例,其承襲至專門設計生產高質感的廚房用具Eva Denmark,挹注現代設計的新品牌。「Solo」這個有創意的字,訴求的是「一個人」也能獨自享受愉快,其實也反映了現代人口結構性的轉變。Eva solo產品正如某丹麥設計師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不要製作一個沒有需要且不實用的東西,但如它確實是有『需要』又實用的東西時,不要猶豫也讓它變得很美麗吧。」Eva solo的美麗造型、創新的用法與實用的功能,很快在設計界與居家用品領域走紅,被視為生活精品店中不可缺少的品牌。


他們代表:獨特、具功能性、創意、美感的丹麥生活設計,提供人與物件一種簡單、更直覺的喜悅互動,創造「Wow」的經驗。


精鍊實用自然,Yes


丹麥設計功力最早展現在家具業。早在1770年,就由丹麥皇家學院開始實行家具設計的證照制度。皇家學院所舉行的考試,不只考製圖的原理,也考實務。透過嚴謹的制度,直接讓建築師、設計師或傳統的工匠師父等都能培養出一定程度的審美觀與鑑賞力,為丹麥設計師奠定深厚的美學基礎。此時的設計風格深受英國、法國影響,偏向洗鍊與優美的古典風格。


在丹麥設計史上,皇家家具公會與哥本哈根家具工業合作協會,在推廣與維護傳統工藝上,功不可沒。前者提供會員優質的木材外,也協助他們學習繪圖與3D模型製作,提升對家具製作技巧的精進,同時更建立起產品設計的品質標準,激勵丹麥家具業者,注重品質與工藝的追求;後者則是建立通路,讓會員可以銷售自製商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經過公協會的支援,凝聚了丹麥家具設計師的團結,發展出新勢力。


到了1920年,「機能主義」之風吹向北歐,強調設計師主要使命為:創造美的事物、創造實用的物品、教育消費者。也就是說,社會大眾應該有機會選擇哪些能夠平衡自然與生活風格的產品,設計師不僅要知道如何創造一件美而實用的作品,更應該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影響所及,丹麥設計風格,從過去繁複華麗,轉為注重「實用」的設計風格。


真正讓丹麥設計蔚為風潮,且從家具拓展至生活用品,首推1925年設計大師卡爾‧克林特(Karre Klint)。Karre Klint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設立家具設計學系,在教學上注重理論也強調實務的重要性,替丹麥家具設計立下了一個極高的標準,也對往後數十年的丹麥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舉例來說,他不著重於紙上談兵,而是要學生實際去了解物件。例如:燈具的每一個地方,強調設計師要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計,設計出來的產品才具備價值。如今,洞察使用者的需求,早已是設計師的天職。但是在那時的環境背景,Karre Klint的真知灼見,顯得彌足珍貴。


大師輩出設計風華


二次大戰時,受到戰火無情蹂躪的歐洲大陸,民生經濟蕭條,物資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親德青少年班 的頭像
    親德青少年班

    崇德文教基金會三重區親德青少年班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