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想法,對孩子傷害更大
From : 新手父母-親子教育專家
負面想法,對孩子傷害更大
做父母的人想要掩飾自己對孩子負面行為的不喜歡真的很困難。
身為一心理學家,我看到許多父母自以為把對孩子的負面想法隱藏的很好,以為只要不要去理會,這些負面想法就會消失。殊不知,孩子們常可覺察到父母對自己的負面想法,甚至自尊受傷。常在輔導時,看到這些孩子和青少年淚流滿面訴說他們的傷害。這些孩子所覺察到的父母對他們的負面想法和感受,遠比父母親所了解的還多。
你不喜歡你的孩子,將會損害你對於孩子的了解能力。身為父母所能給予孩子的最佳禮物,就是了解他們。面對不喜歡自己的孩子這件事,做父母的人一定要嚴肅看待並加以克服,否則會帶來對孩子的不了解,進而導致你更不喜歡你的孩子。不喜歡孩子和不了解孩子都會破壞親子之間的互信,即使親子間仍愛著對方也無法阻止傷害發生。
最重要的是:喜歡你的孩子是了解你的孩子不可或缺的一環。諷刺的是,大多數父母都認為:「我現在就不喜歡你了,為什麼還要想辦法去了解你呢?」這種思考方式是不成熟的。當你對越來越頑劣、越來越難以理解、令你充滿有害想法的孩子越來越明白應該如何教養時,你的挫折感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你越無法對孩子難以管教的行為釋懷,就越難以喜歡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人若無法從不喜歡孩子的感覺中解脫,則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將漸行漸遠。我常在輔導的過程中看到這些情形,因此,以下將告訴你一些技巧,讓你能夠更了解你的孩子,甚至能夠享受親子相處之樂。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癌末教授蘭迪‧波許在《最後的演講》書中引述一位備受尊重的同仁的話指出:
如果你不喜歡某個人,只不過是因為沒給他們足夠時間而已。不過,我從自己的孩子身上也看到另一個事實。我相信:如果我們覺得不喜歡自己的孩子,那是因為我們未能完全敞開心胸,接納孩子的全部。許多父母花很多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但是並未與孩子保持相同的波長。你要探究你的有害想法的源頭,要敞開胸襟,並對準孩子的情緒頻率。可悲的是,有太多的家庭雖然擁有共同生活的步調,但是,並沒有擁有可以面對各種人生挑戰和逆境所需的情感聯繫。
多年前,我輔導過一個內心充滿憤怒和困惑的男孩,他的父親是個很堅持要有「男子氣概」的人,同時也是一位頗有成就的律師,非常熱衷狩獵和釣魚。這個男孩則對服裝設計很有興趣,但他的父親無法理解也難以接受。僵持多年後,這個男孩選擇離家出走,傷心的父親來到我的辦公室,哭著說,他真的很不喜歡兒子的興趣,擔心孩子是個同志,擔心孩子的性向也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利刃。顯然,這位父親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兒子。所幸,經過協調,這個年輕人願意回家來,也願意與父親溝通。看到父子倆都願意放下成見來盡力了解彼此,很令人感動。
我希望你能與你的孩子保持溝通聯繫。也許,你們正處於有點緊張的關係中,但本書將幫助你們增進親子間的了解,並恢復和提升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教養工作常見的九種有害想法
以下是讓做父母的人非常痛苦的九種教養工作上常見有害想法,前面五種屬於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醞釀形成的;而後面四種則屬於突然爆發的憤怒情緒的後果。但將有害想法分成這兩大類,並非是固定的或絕對的,有些反應較輕的有害想法有時候可能會突然暴發,有些反應較重的有害想法有時候可能較為克制。逐漸發作的有害想法
1.陷入「總是或從來不」的想法陷阱:
朱莉是一位常常被女兒激怒的母親。她經常跟十三歲的女兒瑞秋發生衝突,因此,她透過做瑜伽、靜坐或打跆拳來化解情緒。朱莉為了女兒不知感恩和情緒化的發脾氣而想到向外求援。朱莉一直都很負責,女兒晚上睡覺前,她都會摸一摸女兒的頭髮。她常聽到女兒跟她抱怨學校老師對她不公平、同年級的女生有多壞之類的。夾在瑞秋和兩個妹妹之間,朱莉覺得要洗的衣服,足以塞滿一家自助洗衣店!
朱莉的心裡充滿有害的想法。她不再看到瑞秋美好的一面,因為被女兒不好的一面所掩蓋。當朱莉陷入「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想法的陷阱之後,越來越覺得真是受過了。她說:「傑佛瑞博士,這個女兒從來不滿意我為她做的一切。她在家裡總是製造戲劇性事件,她從不關心別人,只關心自己。我實在身心憔悴了,只能投降屈服。」
當做父母的人抱著破壞性的「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想法時,他們看待孩子的方式是完全負面的。譬如「你從來不好好用心讀書。」、「她一直欺侮她的弟弟。」、「當我理性地想跟他好好談一談時,他從來不屈服。」事實上,當我們使用「總是或從來不」這個字眼時,並不是很正確的用法。我知道許多父母會有那種感受,但是,你的孩子的問題行為並不是真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發生,或是一個星期七天都在發生。我不相信你的孩子的行為真是這樣。
不過,當你讀到這裡,也許會說:「但是,傑佛瑞博士,我真的是那麼覺得。」我知道確實有那種感受。但是,這是因為你陷在挫折感的痛苦之中。你認為孩子似乎總是都在做錯誤的事情,或從來不做正確的事情,這是因為你對他的看法遭到扭曲。事實,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定程度內的行為表現。但是,在「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想法作祟之下,將會導致過度誇張孩子不討人喜歡的那一部分。
當人們受到傷害或遇到其他的煩惱時,常常會在大腦縈繞著或是從口中冒出很多「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想法。根據我從那些深感苦惱的父母那裡一再聽到的訊息,我可以告訴你,這種的有害想法,無疑是做父母的人最普遍抱持的一種想法。為什麼做父母的人一開始就掉入「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思考習慣呢?其原因就是為了減輕情緒的壓力和緊張。想想看,當你的孩子的敘述和行為沒有什麼意義時,你對自己會說什麼。(他怎麼總是會忘記上完廁所不沖水這件事,會讓我抓狂呢?)或是在孩子不合作時,你對自己會說什麼。(不先跟我大吵大鬧一番,她就從來不會清理自己的房間。)總之,你必須找出一個方法,將這些令人抓狂的事情合理化。而且,「總是或從來不」的想法,會讓我們以為這個問題是無法處理的。那樣的想法,就是放棄和失去信心的表現,無法得到建設性的解決問題。
我知道,所有的憂慮只是因為你竭力想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和幸福快樂。諷刺的是,反而造成沉重壓力,使你和孩子更痛苦不堪。當你向自己解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難以管教時,你就很常容易受到誘惑掉入「總是或從來不」的思考方式。
這種想法產生的破壞力,遠多於保護作用。當你看待孩子的問題時,是使用「你總是......」或是「你從來不......」的想法時,就會更難以了解孩子,拉大彼此了解的差距。而且,當你把這些想法轉換成口頭的言語表達出來時,我敢跟你保證,孩子的眼睛一定瞪著你看!
所以,如果你拿女兒作測試對象,你對她說:「你從來不聽話。」或「你總是做最簡單的事情。」,那麼,她一定會採取防衛或逃避方式因應,或完全關閉溝通管道。當你對孩子表示(或放在心裡或表達於外):「你總是愛找我的碴。」或「我做的事沒有一件可以讓你滿意的。」,接踵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討論和問題需要解決。
成功的教養孩子,要從優點到缺點全面性地來看待孩子的行為。養育一個情緒健康和獨立自主的孩子,並不在於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是你要接納自己的孩子所想要變成的那種人。做父母的人藉著認出「總是或從來不」的有害想法,就能踏上康莊大道,協助你的孩子變成一位健康與充分自我實現的大人。
2.對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他很懶惰對孩子」、「她很敏感」、「他是騙子」、「她很情緒化」以上這些想法都是有害且潛伏害處的貼標籤作法。做父母的人如果有這些想法則可能對孩子產生害處。當做父母的人開始以固定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時,原來的「總是或從來不」的想法就會轉變成對孩子貼上負面標籤。可悲的是,俗話:「給孩子貼上什麼樣的標籤,他就變成什麼樣子。」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給孩子貼上有害的標籤,很容易讓他失去正面改善的動機。
葛斯有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藍尼,他認為藍尼很懶惰。可是,藍尼不僅是個黑帶的空手道選手,在學校裡也很有人緣,同時,也在當地超級市場兼差打工,只不過他的學業成績表現並不好,很可能只能去唸社區大學而已,因此他的父親對他非常失望。藍尼並不像他的父親,對學術研究有很大的興趣。因此,葛斯在處理與孩子不同的看法時,用了最容易的處理方式,就是把藍尼貼上很懶惰的標籤。
做父母的人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有自己的看法,這是合理的。但是,因為孩子有了問題的行為,就對孩子貼上標籤,那就沒有意義了。孩子在成長過程的種種表現很可能符合做父母的人的期待。所以,如果你對孩子說:「彼得很愛發牢騷。」或「崔西是個害羞的孩子。」那麼,這麼一句話,就是一種對孩子永久的個人認定。這對於孩子的自我概念所造成的傷害,比父母親所能了解的更加嚴重。而且,那種行為又是為父母反對的!
我建議父母們要多注意對孩子貼上有害的標籤可能引發的問題。做父母的人對孩子之所以常常訴之於貼標籤的作法,那是因為做父母的人無法找到其他的方法來解釋孩子的不良行為,或是他們無法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能符合他們的期待。請別誤會,我知道有些貼標籤可能是沒有惡意的,或甚至是可愛的標籤。譬如,有一位母親,充滿愛意地暱稱家裡精力充沛的五歲大孩子為澎澎,不過,這個充滿愛意的標籤與你是「我的問題孩子」的標籤並不一樣,後者並不適合五歲大的孩子及其幼稚園同儕。
那麼,為什麼做父母的人要給自己的孩子貼上標籤,不管那是放在心裡或是口頭上的標籤?毫無疑問的,貼標籤是另一種較容易而方便的處理訊息的方法。貼標籤跟其他的有害想法一樣,都是源於父母的內心深處隱藏著挫折、生氣和怨恨。
這種情形似乎無法證實,但是,有時候父母對孩子貼上的那個標籤,正好就是父母本人對自己最不滿的部分。以我為例,當我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我對孩子貼上的有害標籤,正好就是我對自己感覺最不好的部分。譬如,我對整理東西一事感到最吃力,但自己卻常常挑剔孩子這方面的問題,而不面對自己的問題。
有時候,貼標籤也可能導致做父母的人過度懷疑孩子的動機和行為。譬如,有一個碟子被打破了,也許是被更小的孩子或家裡的小貓打破的,但是,笨手笨腳、年紀不到十歲的孩子卻常常成為被指責的標靶。這種情形在後面的「嚴厲指責」部分,將作更進一步的討論。
最近,有一位有過動症的高中生珍,與她的父母一同來到我的辦公室。珍的父親拉爾因為女兒的學業表現不盡理想,而給她貼上粗心大意和不負責任的標籤。後來,珍懷孕了,即使在懷孕的過程中,珍仍不斷地受到粗心大意和不負責任的指責,特別是她的父親。不過,當珍生下了孩子,並一肩扛起她的責任時,她的父親才受到震撼。珍最後克服了那個充滿貶抑意味的標籤。雖然有些孩子終就會克服困難並且實現自我,但何苦給自己的孩子貼上標籤和加深他們的困難呢?
另一類型的貼標籤作法,就是對與前妻(或前夫)的孩子,或是對現在婚姻關係中的另一半在婚前所生的小孩,或是對兄弟姊妹的孩子抱持著負面的想法,例如:「你就像你的父親一樣。」或「你為什麼那麼像你的母親?」之類的。
最後,也請你記住,有些貼標籤最初只是開玩笑的性質。最近,在一次家庭治療課程中,一位身材姣好的十五歲女兒向父親表示,他所說的她的「胸部發達」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幸運的是,這位父親既謙卑又聰明,當他聽到女兒的抱怨,馬上對自己不合適和拙劣的幽默感向女兒道歉。有人就這麼說:「戲謔的言語隱藏著許多真理。」做父母的人往往低估貼標籤的壞處,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種重大的情緒負擔,即使那個標籤是以幽默方式表現之。從定義來說,孩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而且,孩子的自尊心也一直在成長,而有害的標籤可能讓他對自我價值的成長造成重大的傷害。當你越注意有害的標籤,你就越能避開那些陷阱。
3.對孩子刻薄的諷刺:
肯尼喜歡跟十五歲的女兒布麗奇特開玩笑,他不僅自以為很幽默,也試圖透過這種方式減輕自己的﹁父母親挫折感症候群﹂。事實上,肯尼常認為自己是個「酷爸」。不過,肯尼不知道,自己尖酸刻薄的想法、批評和行為,其實讓女兒感到非常心煩。直到某天,女兒的一位朋友告訴他,他的女兒哭了,他才了解到自己的諷刺語言,有那麼大的負面作用。
說話連諷帶刺的父母常常是有口無心的,或許只是嘲弄地誇大其詞,又或許心裡想的跟說出來的正好相反。譬如,當孩子打破某個東西時,父親可能這麼說:「喔,你不是很優雅嗎?」。其實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會傷害孩子,也很難成為有效的溝通方法。一位十三歲的輔導對象就曾告訴我:「當我的父母用諷刺的口氣說話時,其實感覺很古怪。他們自以為很有趣,實際上我很討厭。」從定義上來說,諷刺就是尖酸刻薄的意思。與尖酸刻薄有關的東西,你必須小心處理,以免帶來破壞性的後果。我注意到有兩項重大的問題,與父母用諷刺的方式對孩子說話有關。第一個問題是做父母的人用諷刺的方式對孩子說話,會傷害孩子的感受,而且,在所謂的「幽默當下」脫口而出的語言,也可能在事後繼續讓孩子感到痛苦。父母使用一連串的諷刺語言,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建議最理想的情形,就是父母完全不用諷刺的方式跟孩子說話。如果你無法完全禁止自己言語刻薄的話,那麼就設定一個安全的範圍,要讓自己的孩子有權利告訴你,哪些話惹惱了他們,而且你要尊重他們的感受。你不能太傲慢或是不跟孩子道歉,即使你認為說那些話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當你注意到對孩子說話的分寸之後,還要養成習慣,說話的方式要維持在安全的範圍內。
第二個潛藏的問題則更為微妙,諷刺的言語可能掩蓋了敏感或脆弱的感受。同樣的,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痛苦和衝突。想像一下,一位父親看到可愛的十六歲的女兒從樓梯走下來時,他可能這麼說:「寶貝,你今晚看起來好美。」他也可能譏諷地說:「怎麼了,小妞,你就只能像個小媳婦嗎? 」這兩種說法隱藏的意思可能一樣,但是,後者是將讚美隱藏在侮辱聲中。
艾爾莎很感激她的伴侶德洛麗絲對她的協助,讓她發現自己跟十三歲的兒子賓講話時對他是如何的嘲諷。艾爾莎與德洛麗絲於兩年前相識,一年後,她離家出走,後來甚至與先生離婚。雖然賓後來也慢慢接受母親與德洛麗絲的伴侶關係,但他的內心還是很煎熬。有時候,賓會小聲地說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批評,讓艾爾莎抓狂,可是艾爾莎很疼愛賓,所以一直都很忍耐。但有一天,賓喃喃自語:「蕾絲邊也能當朋友。」艾爾莎一聽,怒火中燒,頓時間,她的父母親挫折感症候群節節升高。於是,她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反唇相譏。艾爾莎立刻嘲諷賓最近一次
棒球賽的表現:「賓,感謝上帝,幸好我的生活不需要依賴你的投球技術。」,當晚,賓邊流著淚水邊跟母親說,他非常害怕他的朋友嘲笑她與德洛麗絲的關係。經過這一次,他們兩個人都同意不再使用諷刺的言語。艾爾莎利用本書第六章所提供的策略,停止諷刺的想法,而且,賓也跟進學習她的作法。
請記住,父母怎樣栽培孩子,就會有怎樣的收穫。也許你不喜歡這種說法,也許你認為那種連諷帶刺的說話方式就是「你的風格」,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也這樣跟你說話的話,你可能會認為那是對你的「不敬」。
4.對孩子產生疑神疑鬼的想法:
拉塔夏對母親拉雯表現得越來越反抗。有一天早上拉雯留下一張字條,表示皮夾內少了一百六十五美元,接下來,家裡的氣氛變得非常低落。拉雯心裡很亂,甚至開始覺得:「這個孩子不能信任。」接著,她更焦慮的想著:「把東西放在家裡很不安全。」之後不久,拉雯才想起,原來是自己前天晚上拿了皮夾裡的錢,買了些食品雜貨。但這時拉塔夏早已看過母親所留下的那張字條,要她將「偷走的」錢歸還,讓她感到心灰意冷。
容易就對孩子產生疑心的父母,將會面臨對孩子失去信任的重大挑戰。而且,對孩子疑猜的父母也很難控制自己的焦慮,更是需要自我控制。疑心生暗鬼的懷疑心態,可能引發情緒失控的火花。這就是疑心起了作用之後的惡性循環,懷疑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只要父母的焦慮感越強烈,對孩子的信任就越薄弱。給孩子貼上標籤,更是會引起做父母的人對孩子更多的疑心,尤其,當那個標籤有一個不信任的主題,譬如,指稱孩子是「騙子」或是「不值得信任的人」。這種有害的想法,對於十幾歲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將帶來更大的問題。
十歲大的金寶是個有美術天賦的女生,她的父親菲利蒲也很高興送女兒去上美術班,培養她的潛能。不過,當他看到女兒用新技巧來畫畫時,並不是那麼的支持。於是他開始跟太太說,要注意女兒作畫的狀況。後來,瑪麗娜無意中提到,鄰居三歲的小朋友用那新的畫法獲得強獎項時,菲利蒲才知道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
另外一個例子,十一歲的黛爾感到很苦惱,因為他的父親說是誤會他去捉弄妹妹安德里亞。安德里亞很擅裝委屈,所以他們的父親提姆很容易上當。後來,提姆無意間聽到女兒在電話中向朋友吹噓,她是如何讓黛爾受到父親的訓斥。此時,提姆為了不當責罵黛爾而深感懊惱。
也許你孩子的行為真的很令人無法置信,而且,可悲的是,有些孩子既迂迴又狡猾,我就曾經看過許多孩子如何巧妙地避開父母親的監視。這些孩子的方法很多,有些孩子會在深夜裡偷偷溜出去玩樂、有的會偷父母的錢、有的隨便和人發生性關係,此外,還有很多巧妙逃避父母監視的方法。想要對孩子有信心,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保持冷靜,而且,也不能以嚴厲和羞愧的態度,來表達你對孩子的不同意。是的,你是個普通的人,你偶爾也會失控,也會對孩子咆哮。但是,當父母努力控制自己時,在面對孩子的各種挑戰就更能自我控制。當父母這麼做時,其效果當然比直接對孩子妄下斷語來得緩慢一些,但是,這麼做比較能夠產生對孩子的信任,父母也不容易掉入對孩子疑神疑鬼的陷阱。
孩子欺騙狡猾的行為一旦逐漸頻繁,父母就需要採取直接的行動。譬如,在寫作這本書時,我曾鼓勵一位被輔導的父親,在他狡猾成性的十歲女兒第二次蹺課時,就直接向校長報告。而這位父親為了維護信譽,便告訴女兒即將採取這個行動,不過,用的是支持性的口吻,而不是慣用的指責語氣。請記住,常常欺騙父母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協助。而且,面對這種個案,輔導諮商也很有用。
5.對孩子使用有害的否定:
讀小學六年級的丹尼斯,十二歲,是同學的嘲笑對象。他的個子比同學矮小,但是,身材矮小並沒有讓他佔到便宜。丹尼斯之所以被同學嘲笑,似乎出在他有一張「大嘴巴」而不是個子矮小。譬如,丹尼斯曾散布一個謠言,說班上某個男生,跟一位他所認為的品行不良的女生在外面「調情」。他似乎無法克制自己不去編造這類故事。這種行為造成很大的障礙,讓他無法跟同學混在一起,結交朋友。丹尼斯的父親葛瑞是一位資深的律師,同時,也是學校董事會的成員之一。每個人都知道,葛瑞很努力要變成一位「超級老爸」。而且,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讓前妻知道他們的孩子被人指控的事情是無辜的。丹尼斯在男童軍活動中玩了一種惹人討厭的謠言遊戲,但葛瑞在這件事情上,很有智慧地擺脫否認孩子有問題的作法,而且,還支持丹尼斯提出向外尋求諮商的作法。幸運的是,丹尼斯從頭到尾攤開來談,整理出他內心的焦慮和自尊心的問題。葛瑞也擺脫否認孩子有問題的外表,以更實際的態度看待孩子的內心掙扎,並給予支持。葛瑞這麼做,也讓他對與前妻的共同教養孩子的工作更勝任愉快。
對孩子使用有害的否認,與其他八種對教養工作有害的想法非常不同。後者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抱著批評和負面的想法有關,但前者所指的,並不是做父母的人對應以管教的孩子和孩子的問題有過度的挫折感,而是父母為孩子的問題尋找各種藉口。抱著有害的否認想法的父母親,深信自己的孩子所做的事情都很完美,可是,卻與事實相去甚遠。
過去幾年來,我曾看過許多父母都有有害的否認想法。這些父母扭曲了事實真相,轉移心理上的痛苦。很多父母都想說服我,他們的孩子的問題都是老師、學校、同學、教練或是其他的兄弟姊妹所造成的。對於那些父母而言,抱著否認的想法讓他們感覺舒服一些。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承擔必要的責任,便會把過錯推給別人。但是,這麼做父母對孩子的理解是錯誤的,而且充滿幻想,事實上,孩子的問題完全是別人的過錯所造成的,這種情形相當少見。這種父母甚至連孩子去恐嚇他人時,也會教導孩子如何逃避罪責,或將傷害減到最低。
雖然將孩子在生活上所發生的問題都歸罪給別人,是自然而然的作法,但是,這種策略往往只會讓事情更加惡化。當你使用「要是」這個字眼時,其實是一種危險訊號,也就是很可能即將產生有害的否認想法。如果你這麼想,或使用這樣的陳述說法,那麼,你可能已經有了危險的否認想法。這種有意的否定想法和說法如下:「並不是她的錯,要是老師多一些耐心,她就會做得更好。」或「要是教練多給她一個機會。」「她不會被打到,如果有人告訴她不要動。」這也是很明顯有害的否認想法的表達方式。
你可能好奇問道:「如果你的孩子被別人不公平地對待的話,你認為怎樣?」是的,偶爾會發現一定要保護孩子和支持孩子的情況。但是,為了你的孩子做出適當的干預,與扭曲事實和否認實際情形相差甚遠。當父母給予孩子某些權利的同時,有害的否認可能也會一起浮現。我曾經看過有些父母聽到自己的孩子並不完美的說法時,他們不僅無法接受,甚至會全然否定。如我曾經輔導過的一位本身就是相當成功的健康照護諮商人員的母親,她也不相信她的兒子會在學校裡偷一臺筆記型電腦。另一位母親雷亞,她的兒子艾力克斯就讀私立學校,她因為覺得學校交代的作業太少,於是直接要求校方多交代一些作業,即使她的兒子很好,根本不需要特別加強功課。後來為這個問題,雷亞與校方意見相左,後來,即使她發現自己錯了,她還是幫孩子辦理轉學。
有時候,父母會以較為微妙和技巧的來賦予孩子某些權利。譬如,父母可能會先道歉,接著就說「但是」,然後,開始責罵別人,就像這麼說:「我很抱歉艾利遜讓你的女兒感到難過,但是,如果你的女兒不惹她,也不致於如此。」不讓孩子承擔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等於剝奪了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機會。適當地支持孩子的需要,與不讓孩子學習必要的生活功課是兩碼子事。當孩子無需對自己做錯事的結果負責時,必然會吃到苦頭。而抱著有害的否認想法的父母,則可能會損害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處理事務的技巧。突然爆發的有害想法
6.父母過度情緒化:
十五歲的艾美常賴床、遲到。她總是睡眼惺忪,一付急急忙忙的模樣,因此,老喜歡「借用」母親的眼影膏。她的母親塔米是單親媽媽,還有一個病重的父親需要照顧,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此外,她也焦慮擔憂逃不過公司的裁員風。
這天,艾美化完粧後,隨手將眼影膏丟還給母親,但塔米並沒有注意到眼影膏。正好打中母親的頭部,於是,她對著艾美大吼大叫,表示再也無法忍受她,因為她是令人無法忍受的人。艾美告訴我:「我母親是個怪人,我做了什麼嗎?那只是個意外,但她就像神經病發作一樣。」
「過度情緒化」的發生,通常是因為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已經無法「處理」。過度情緒化也發生在父母無法與孩子溝通時,因而產生想要逃避,或是在嚴厲自責教養孩子失職的時候。許多做父母的人都迫切地希望能真的幫助到自己的孩子,但當他們發覺無能為力時,卻又感到很大的挫折。平心而論,做父母的人感到無助,這是很普遍的事,特別是在我們常陷在讓孩子犯錯或保護孩子免得他們失望的激烈衝突之中。
過度情緒化也可能轉向內化,顯現於外的就變成被動式的侵犯行為。父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認為表達情緒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懦弱會導致情緒關閉。此外,父母也可能覺得,忽視孩子就是對孩子的負面想法和感受的最有效處理方法。
我用「情緒關閉」這個字眼,意指父母拒絕跟孩子說話,或關閉親子溝通的管道。我們都知道孩子也精通此道,特別是十幾歲的孩子。但是,身為父母有責任以較為有效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做父母的人在教養的工作上出現過度情緒化,是很重大的問題。父母的行為表現反應過度,或是對孩子有太嚴格的期待和判斷時,都將削弱孩子的自尊心。面對父母的情緒過度發作時,孩子的感受和看法會被吞沒或消除。
我輔導過一位母親克萊兒,她的十一歲兒子喬納森是一位「行為非常偏差」的孩子。她說:「我很快就失去耐性,他整天沉迷於電玩和電腦中,我只好限制他每天玩的時間,不准他看不適合的節目或玩暴力電玩。可是他的朋友們顯然沒有這些限制,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什麼時候玩就什麼時候玩。因此兒子開始說我很小氣、他恨我,並開始對我說髒話。他非常生氣、很不講理,讓我非常煩惱。」
有一次,克萊兒氣到抓著孩子、拉扯他的頭髮,幾天之後,她來辦公室找我。她說:「我拉扯孩子的頭髮之後,自己停了下來。但是,我知道我的情緒正在沸騰。」當克萊兒知道自己「過度情緒化」了,她必須學習放鬆自己,而且,更要留意出沒腦海中的那些想法。留意大腦出現哪些想法,可以幫助你在這些有害的想法
出現時,就能「捕捉」到它們。克萊兒願意處理這個問題,並且,學習用較變通的方式,以取代過度情緒化的傾向。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故事,有些做父母的人突然發現他們的孩子陷入令人震驚和危險的處境(譬如,和人發生性關,或是自殺行為),在這些情況下,父母的情緒泛濫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即使如此,過度情緒化的父母仍應該盡己所能地注意孩子的生活狀況。一般而言,情緒之所以會突然爆發,通常是因為失控的壓力和負面想法的逐漸累積而造成的。
雖然從來沒有人期待有一對完美的父母,但過度情緒化是不被鼓勵的,因為很容易轉變為言語或身體上的虐待,也常常會成為一種行為模式,亦即做父母的人拒絕學習如何有效地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事實上,孩子的這些行為,可能並不像父母在情緒過度反應時所認為的那麼具有敵意。不過,父母過度情緒化所帶來的後果,極可能造成孩子對父母不尊敬,孩子也會害怕對他們大發脾氣的父母。
7.對孩子嚴厲責罵:
在里根的挑釁之下,弟弟傑文忍不住和她打了一架,結果,傑文不僅遷怒妹妹塔密卡,甚至對母親雪倫也很不禮貌。傑文內心充滿挫折,忍不住對母親大小聲。但因為雪倫白天工作很辛苦、壓力很大,於是,她忍不住抱怨傑文破壞了一頓原本平靜的晚餐。她甚至認為,那天晚上的所有問題都是傑文的錯。許多孩子因為受到父母親的責罵而怨恨不已。當這些字眼──「你做的」、「又是你」、「要是」出現時,都即將發生嚴厲責罵的危險訊號。你也知道,當你說出類似以下這些話時,就是準備要開始嚴厲責罵孩子的時候了。譬如,你說:「要是你不做這件事,我們都不會有問題。」或「如果你已經受到嚴重的教訓的話......」或「如果你懂得感恩的話,你就會......」。
責罵與有害的否認是有關的。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有害的否認,是指為人父母者為了保護孩子而拒絕接受孩子是真的有問題的狀態,這種想法雖然毫無幫助,但另一方面,令人遺憾的是,嚴厲責罵也一樣的缺乏同理心。父母如果因為本身的不滿或自己愛亂發脾氣,而任意責罵孩子,那麼孩子會很痛苦,這也很不公平。不管是腦中一閃而逝的念頭,或是大聲說出來,這些嚴厲責罵都會傷害孩子,也會破壞親子關係。例如:「是你讓我對你大吼大叫」、「你讓我感到很痛苦」,或「你讓我氣到非打你不可」;另外,還有一種比較沒有攻擊性,但也很扭曲的作法,那就是先禮後兵,開始先說聲道歉,緊接著就說「但是」如何,譬如,「我很抱歉遲到了,但是,如果不是因為你早上出門上學時拖拖拉拉的,那麼,本來的計畫就萬無一失了。」
我輔導過一對母子伊萊恩和崔佛,他們的個案充分顯示有害的嚴厲責罵的不良後果。伊萊恩因為經濟上的壓力而忍不住責罵崔佛,因為崔佛是個過動兒,所以需要輔導諮商和個別指導訓練。伊萊恩可以抱怨自己承受的財務壓力,但不應該對孩子抱怨這件事,因為就像崔佛所說的:「讓我覺得很笨,也沒有價值。」當我詢問伊萊恩:「你知道崔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你感覺如何?」,她馬上回答:「喔,我並不想讓他有那種感覺。我只要他機靈一點,也希望他能夠照顧自己。」我相信她的話,她無意小看這個孩子所面臨的掙扎。可是,她的孩子就是有那種不好的感受。
做父母的人之所以對孩子嚴厲責罵,就是因為他們想找出「是誰做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在找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嚴厲責罵也顯示一種想處罰孩子的渴望,但這樣子做會封閉了親子間的溝通。責罵會讓父母錯失解決衝突的機會進而引起孩子的怨恨,延宕糾紛事件,甚而肇致之後的爭執。我常常被問道:「雖然我有責備她,但那是因為她做錯事,那又怎樣?」我並不是說責任永遠都是一半一半。你的孩子可能忘了做或忽略了某件事。但是,面對這種事情,你要怎麼想與要如何反應,那是你的責任,而不是孩子的。如果你不把焦點放在要去責罵誰,那麼,你就能專心處理眼前的問題,而且,針對問題來處理,總比責罵好解決。
8.動不動就說「應該」:
崔特和珍有一個十二歲的女兒薇姬,當他們知道她想退出體育活動時,他們都很關心這個女兒很可能放棄掉她難得的體育天賦,但對去年年級排名第三的薇姬來說,父母一直對她施加壓力。他們為了她該怎麼做和怎麼想而爭論不休。大衛‧布倫在他的著作《十天恢復你的自尊心和感覺良好》討論過面對生活時「應該」如何的問題。他說使用「應該」如何的陳述用語,是很不利的,會讓我們產生自責和挫折感。他並解釋說,許多人想用「應該」或「不應該」來激發自己的動機,好像他們就是怠忽工作的人,在期待他們做出一些事情之前必須加以懲處。
這種做法一直不可行,因為這些「應該」、「一定」的陳述說法,會讓你想要反抗,且,也讓你產生衝動做出與該陳述完全相反的行為。另一位認知治療的先鋒大師亞伯特‧埃利斯提出「必定心態」的概念,他指出,我們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對我們做了什麼而感到苦惱,但卻會因為我們的錯誤想法而感到苦惱。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充滿著無數的「應該」和「一定」,但是到頭來,我們只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我們並不能把成功強加在他們的身上。
一般而言,「應該」的陳述用語,會讓人感到生氣和挫折,其他像是「一定」、「務必」、「必須」等這些字眼,也都是類似的共犯。這些絕對性的陳述用語,會讓孩子感到自責,尤其是當他們做錯事或面對困境時。
我的朋友兼同事詹姆士‧卡斯提斯指出,這種思考方法只能用在「應該星球」上。他說「應該星球」就是「事情應該都是這樣的」的地方,而且,在那個地方的人都很寬大並合乎理性,那個地方的父母親從來也不需要說:「我不應該再告訴你那種事。」
布魯斯是一位非常挫折的父親,為了讓孩子學習到組織紀律和責任,他把愛吵愛鬧的十三歲孩子布洛克送進軍校。結果,布洛克不假外出,打破父親布魯斯對他不切實際的期待。
當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期待時,父母往往就會出現孩子「應該」如何的有害想法。這種想法有很多壞處,不僅會限制孩子自由思考與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也會損害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阻礙孩子的成長。
做父母的人一旦像主演木偶劇的話,會強令孩子接受自己所不想扮演的角色,最後親子雙方都為此而生氣,深感挫折。當父母要求子女「應該」如何的時候,是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通常與父母本身的童年經歷及過去有很大的關聯性。譬如,有一位母親,她的父母在一生中一直告誡她:「你要處理自己的問題。」她的父母堅決認定,他們的女兒應該從錯誤中多多學習,而不是透過大人的引導。而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一類的期待,帶進教養工作之中。
我輔導過一位父親,他覺得兒子應該會想要攻讀法律,並加入家族經營的法律事務所。結果哥哥確實很高興參與這門賺錢行業,但弟弟卻不願加入。幸運的是,這位父親仔細推敲對自己孩子的善意卻過度熱心的期待,並發掘解決問題的曙光,最後選擇放手,不去管孩子「應該」做什麼事。這個父親反而幫了孩子的大忙,符合孩子的渴望,讓他成為一位汽車工程師。當父親和孩子對彼此的期待進行溝通時,他們達到了相互尊重,並獲得更密切的關係。
十六歲大的裘蒂因為父母親對她與同儕相處的問題,提出太多「應該」如何處理的想法,感到很生氣,於是,她的母親瑪莉和裘蒂前來尋求諮商。瑪莉除了覺得裘蒂應該有不同的朋友,也認為裘蒂應該更努力用功,爭取更好的學業成績。某天,裘蒂雷霆大發,一發不可收拾,她的父母一連串「應該」如何的想法,使得原本控自制力就比較差的裘蒂更生氣。裘蒂並沒有那麼成熟,能察覺母親的關心和擔憂,反而覺得母親就是對她很不公平。
和所有有害的想法一樣,對孩子說「應該」如何的想法,常發生在我們失去自我覺知的一刻。當我們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符合我們的期待,而不是符合他們的期待時,我們對孩子說話就會常使用「應該」如何的方式。
「應該」是一種與合乎標準緊密連結一起的想法。就健康的教養工作而言,要求孩子具有良好的價值和標準,是很重要的。但是,總是使用「應該」的陳述說話方式來訓勉孩子,很可能忽略了孩子獨特的渴望、優點與良好的意圖。用「應該」的陳述方式教訓孩子,會令你無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及他所面對的困境。
9.對孩子妄下注定失敗的斷語
克莉斯汀常對七歲大的兒子喬治發脾氣。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喬治和同學相處遭遇很多問題,為此,她的母親幾乎不知所措。她開始對喬治無法與同學好好相處妄下斷語,甚至,聯想到孩子在學校裡的其他場合。她說:「我只能想像將會很糟,最後一敗塗地。」任何兩種有害的想法都可能混雜在一起,以克莉斯汀的例子來看,她常常把將「應該」如何的想法,與「總是或從來不」的想法混在一起。譬如,她這麼想:「為什麼他在學校裡,總是成為麻煩人物?我已經給他很多的機會,但是,他總是都把事情弄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克莉斯汀嚴重陷入對孩子妄下注定失敗的結論的想法。這是有害的思考方式,在這種情形下,做父母的人對於孩子的負面行為和事件,常誇大其詞,誇大該項行為與事件的嚴重程度。也許孩子只是一餐未吃,但做父母的人可能把它扭曲成孩子已經出現飲食失調的症狀。又如孩子只是暫時害怕黑暗而已時,父母親卻會這麼想:「她從來就克服不了這些。」。孩子這個星期以來只是有點情緒不佳,父母卻誇大的認為:「這個孩子讓全家人心情都不好。」。用另一個方式來說,妄下注定失敗的結論,是一種高度負面、誇張的推測。這種錯誤推論的想法,將阻礙親子一起妥當處理問題的契機。
諷刺的是,父母對孩子妄下注定失敗結論的作法,不只妨礙親子之間的信任和溝通,孩子也可能做出父母最擔心發生的事情。譬如,艾爾開始對十四歲大的孩子肖恩有所警覺時,是在孩子應該做功課的時間,卻花很多時間在玩電腦。艾爾告訴自己,這孩子這一年的學業成績一定會一落千丈,而結果的確如此。幸運的是,肖恩和父親一起來做輔導,他們最後達成做功課和玩耍的時間都有一定時限的共識。
對孩子的狀況和成就感到失望及壓力沉重的父母,也很容易對孩子妄言失敗的斷語。種父母的推測可以深入到孩子生命中的各個層面,包括他們的學業(這種父母會說:「他一定會留級,以後可能要流落街頭。」),或同儕關係(這種父母會說:「她永遠交不到朋友。」),或家庭關係(這種父母會說:「都是因為她這麼古怪,所以我們家從沒有乾淨過。」)。
心裡殘留著過去遺留下來且未能解決的「情緒幽靈」的那些父母親,也是特別容易對孩子妄下失敗斷言的人。我輔導過一位母親,她很擔心常生氣的七歲大的孩子,以後會跟他的舅舅一樣犯下加重暴行而被捕入獄。後來,我幫她釐清她的孩子與她的弟弟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特質之後,她才開朗起來。
每個人都可能有過去遺留下來的「情緒幽靈」。我知道有些人的童年備受呵護,但是,就大部分人而言,人生有起有落。有些為人父母者過去的童年遭遇,真的比別人更辛苦我曾經看過一些父母因為過去曾遭遇很多問題而留下後遺症,內心不斷痛苦掙扎,這些問題包括身體或情緒都有,例如被遺棄、酗酒、財務壓力、家人的心理疾病、身材、與同儕相處困難、學習失能等問題。這些困擾,加上因此引起的焦慮,如果沒有好好地處理,將造成做父母的人對自己的孩子抱著有害的思考模式。
抱持著悲觀或負面想法的父母所教養的小孩通常也會深受影響,他們在長大成人甚至成為父母後也對自己的孩子抱著負面的結論。不過,我跟你保證,即使你的童年經歷很多麻煩問題,但是,你的孩子的命運並不必然會跟你一樣。不管在你的成長過程之中有過什麼情感包袱,未來總是充滿希望。
我曾經輔導一位很富有的父親喬,他常為了兩個孩子忘記關燈而大發脾氣。喬成長在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常常失業在家。因此,他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不知道金錢的可貴。他忘我的想著:「他們從來不了解錢有多麼難賺,他們會把我掏光。」幸運的是,喬還願意了解他的生活與孩子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後來,他採用不同的觀點看待事情,改變了自己以前的扭曲想法。
我也輔導過一位母親,這位母親在七年級的時候,曾參加過曲棍球隊,當時被同學孤立了。因此,當十歲的女兒參加足球隊被同學取笑時,她馬上提高警覺,當下就判斷自己的女兒一定不知道該如何自保。當她從自己的情緒走出來之後,她就不再過度反應,也不再將自己沒有根據的恐懼投射到女兒的身上。
孩子依照父母的期待而成長。當為人父母者對孩子保持著健康的期待,可以鼓勵孩子努力達成他們能力所及的最佳狀態。不過,對孩子妄言失敗的作法,將會導致父母大幅降低對孩子的期待,或甚至放棄他們的孩子。此外,妄言失敗的作法,也會破壞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個人實力,並造成孩子的情緒混亂。
當你進一步思考有害的想法時你讀到這些會造成父母內心緊張的九大有害的想法之後,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思考方式與書中所描述的非常相似,不免發出「會心的微笑」。這真的很普遍的。但是,你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了解你需要幫助的是何種想法,並在出現有害想法的當下,努力去「捕捉」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