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把「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當作勵志的座右銘,但總要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之後,才
發現經歷失敗的次數,並不一定有助於下一次的成功。
在台灣素有經營之神美譽的王永慶先生,曾經將「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經典名言改寫成:「檢
討,為成功之母!」給年輕人許多新的啟發。失敗的經驗之所以寶貴,是因為我們懂得檢討,知道自己
哪裡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找出改進的方法,才能邁向成功。



讓過去成為過去
道理很簡單,邏輯也成立。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檢討」的這個環節上,繞不出來,理不清楚?輔導
過很多企業及個人,我發現很多人遭遇失敗或挫折之後,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抱持「讓過去的成為過
去」,不肯認真檢討疏失。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事業不成,自我麻醉時最好的藉口是:「時運不濟,有
志難伸!」愛情告吹,自我安慰最時好的說辭是:「我和他沒有緣分。」
另一種人願意檢討,但檢討出來的都是別人的錯誤。「要不是他的朋友,從中阻撓,我們也不會發生誤
會。」「若不是第三者搞破壞,我也不會失去他。」「競爭廠商惡意中傷,害我失去那筆訂單。」這種
檢討,事不關己,對反敗為勝的幫助也很有限。
還有一種人,也很慘。他願意效法孔子弟子曾參的精神:「一日三省吾身!」但檢討出來的,完全都是
自己的錯誤。「都是我的錯,我真該死!」「我這麼笨,好運不會眷顧我!」「我再怎麼做,也無法彌
補這個錯。」過度自責,反而沉溺在失敗的痛苦裡,沒有把眼光從錯誤的過去移向可以努力的未來,成
功仍在遙遠不可知的遠方。
經歷挫折,承擔失敗,如果要有意義的話,應該是在懂得負責、而不過度自責。「負責」和「自責」的
差別在於,懂得釐清哪些因素是操之在己,可以想辦法改進的,那些因素成之在天,或需要別人成全。
針對自己所能夠掌控的因素,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努力改進這個部分,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才能向成
功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