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 能力雜誌
 
【文/呂玉娟】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是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很多期待的終點。 對你來說,「環遊世界」是否只是脫口說出的一句話,這夢想從未在你生命裡真正地發生過? 黃千碩,28歲,已完成生命中第一階段環遊世界7大洲的夢想,即將跨入30歲的他,正在進行人生第二階段環遊世界的規劃。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是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很多期待的終點。 「我最大的夢想,是能夠環遊世界。」 「如果我中了大樂透,我馬上就去環遊世界。」 「老婆一輩子這麼辛苦,等我退休後,我要帶著她去環遊世界。」 ……。


然而真正能夠實現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不奇怪:沒時間、沒錢、沒體力、沒健康……,當夢想著環遊世界的人離開塵世時,世界,還在遠方等待著他。 最大的問題終究是,環遊世界只是放在嘴上說說,不會在你生命裡真的發生,不會啟動你心中實踐夢想的「自動執行程式」。有句話這麼說:「你的心在哪裡,人就會到那裡。」心中若是沒有一幅瑰麗莊嚴教堂的清晰藍圖,你就不會親手砌下第一塊磚。


19歲的呼喊 我要環遊世界


黃千碩,28歲,已完成生命中第一階段環遊世界7大洲的夢想,即將30歲的他,正在進行第二階段環遊世界的規劃。


「環遊世界,源起於從小在家看著百科全書,其中介紹世界各地特殊景觀和新奇的事物,種下我想要親眼目睹世界的夢想種子。長大後,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有環遊世界的想法,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畢竟要做到並不容易,要花錢、要有時間、要有體力、還要有勇氣,而且要真正走過七大洲,才算是真的『環遊世界』!」他說道。


國中時,黃千碩就是個不跟團,浪跡日本,吃麵包、住膠囊旅館的小背包客,19歲時,他寫下「我!要!環!遊!世!界!」6個大字貼在床邊,每天看、每天提醒自己;當開始實踐這個夢想時,他22歲。


進入職場後,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腦力開發課程。努力學習、自我進修,多元化學習諸如:速讀技巧、時間管理、目標設立、生涯規劃、專案管理、記憶力訓練、Mind Mapping、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Brain storming等,除取得講師資格外,更研究出一套自我管理與實踐夢想的心得。


環遊世界不是一個小伙子光靠每天幻想憑空得來,實踐夢想靠的是有計畫的步驟與做法:


步驟一:先寫下7大洲中幾個最想去的國家或地方,為何想去?目的為何?想得越清楚,動機越強烈。


步驟二:將所列國家按自己最喜歡的順序排列組合,推算依當時年齡及工作最需要什麼能力,並思考、查詢要去的旅遊行程,是否可學習或見識到與自己相關的領域。如此一來,除實現出國夢想外,也有附帶價值如:獨立自主、增進語言能力、廣泛交友、國際觀、了解不同文化、探索自我內心。


步驟三:世界的第七洲裡,只有南極洲沒有國家,但若要環遊世界,南極就一定得去,極地探險也是多數人最大的阻礙。


「我既沒有那麼多錢,也不可能撥出幾個月的時間一次走完,因此我設定目標,分次、分批,每存到一筆旅遊經費,便立即安排時間,依序以世界7大洲為循環,獨自一人自助旅行。」黃千碩強調,「促使我有強烈動機去完成的原因是:絕對的自我實現。」


人生的抉擇 缺席的圍爐


2007年5月,27歲的他,在多次自助旅行經驗後,腦海裡出現前往南極的念頭,「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預測自己能活多久,何時生命會結束,所以有夢想,就趁年輕去實踐,絕不拖延,這就是我的生活態度。」他告訴自己:「人生對我來說,就是不斷挑戰與超越、創造與自我實現,我要去南極!」


黃千碩整整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大量閱讀南極與旅遊探險相關書籍資訊。在路線規劃時,發現從紐西蘭南島基督城附近的萊特頓港(Lytleton Harbour)或最南端的布拉福港(Bluff Harbour)出發,約2千2百公里;從澳洲出發要2千3百公里,從阿根廷烏斯懷亞(Ushuaia)出發距離最近,只要950公里,但須經過連最優秀的水手也聞之色變的德瑞克海峽(Drake Passage)。


他決定了,就是這裡,就是烏斯懷亞。從世界的盡頭,走向極地。


於是他開始著手規劃行程、掌控時間及預算、比價、採購裝備,從訂位、買票、查詢、諮詢到確認,重複地查,重複詢問超過百次。過程很辛苦,但他從未放棄。 學西班牙語,是為了從阿根廷出發;複習與加強英、日、法語,是為了能與世界各國的南極客更接近;學攝影,是為了捕捉南極絕美的景致;體能訓練,是為了有強健的體魄,每週爬山、跑步。連冬天他也洗冷水澡。


當一切都隨著計畫運轉時,某一天電話那頭,卻傳來令人失望的壞消息。因為到阿根廷旅遊有保人限制,否則拒絕發給簽證。眼見計畫就要泡湯,他不死心,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同時,貴人總出現在緊要關頭。黃千碩教授腦力開發課程,課堂中有位朋友認識一位阿根廷僑胞,願意擔任保證人並協助斡旋,終於獲得簽證,因而放下心中的大石。


「出發前才敢向父母說,我要到全世界最遠的地方,心想若運氣不好,也許這是最後一次和他們聊天吧,所以偷偷寫了遺書,藏在床下的角落。」他述說出發前的心境,「因為行程排在台灣農曆年,也就意味著不能和他們吃年夜飯,他們雖然沒有大發雷霆,但仍是擔心。後來終於聽到爸爸說:好吧!人生難得可以有一些特殊的經歷,就注意安全吧!隨即爸爸牽起我和媽媽的手,向上帝禱告,希望我能平安,並順利抵達。第一次,在爸媽面前,我感覺臉上熱熱的,是淚水。」


40小時瀕死體驗 時間聲音瞬間凍結


2008年1月底,黃千碩獨自一人,轉了4班飛機,從台灣、香港、約翰尼斯堡、聖保羅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到烏斯懷亞,一路飛了50個鐘頭,他終於抵達世界的盡頭——烏斯懷亞。


在旅館睡了一夜,登上驅冰船,準備跨越德瑞克海峽,前往南極。「抵達南極前,先得經過整整兩天『搖搖樂』的考驗。德瑞克海峽是地球上最寬、最深(約5千、6千公尺)、風浪最大的海峽,匯集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冰洋冷暖不同洋流,處於南半球大氣循環形成之強風地帶。這種超級無敵完美組合,輕鬆造就了7到9級的狂風怒濤,以及波高6到10公尺的巨浪。」


何謂「搖搖樂」?黃千碩描述:「40小時瀕死狀態,讓人感受到生不如死的痛楚。超過40個小時未進食,還嘔吐到膽汁都沒了,緊急Call醫生來打針,超痛。只能在心中喃喃說:夭壽,南極那ㄟ這呢遠啊!」


挨過40小時的狂風巨浪,清晨5點,他從寤寐中兀自清醒,室友們都還打著鼾呢,四周一片寂靜,原來船已停靠在風平浪靜的南冰洋,當下他只穿睡衣拎了相機直往到甲板跑。


「哇!令人興奮的一刻!霜冷的風一陣陣,站在結霜積雪的甲板,一整片被冰雪覆蓋的廣大陸地及海面上許多巨大的冰山,有些如豆腐般整齊白皙,有些發出透澈的藍光。此刻,時間與聲音都凍結,我只能聽到自己微弱的心跳,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一大口南極的空氣,宛如一股清流快速流過每個細胞,潔淨了靈魂。手腳末梢有輕輕觸電的感覺,張開雙眼,淚水已在我的眼角凝結成冰。」這是黃千碩夢想成真的一瞬間。


「一切已超出我所有感官的想像,這般美好的回憶,一生也許只有一次。」親眼目睹南極的景致,他的腦海裡出現過去幾個月來努力的畫面,強烈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與存在感,「當踏上這人間最後一塊淨土時,我也成功完成獨自一人,環遊世界七大洲的夢想。」他說道。


下大雪爬火山 超冷冰洋裡游泳


換上登陸裝備,黃千碩與世界各國的同伴登上極地搶灘用的動力橡皮艇Zodiac,準備在南極半島的Aitcho Islands登陸,雖有陽光,但天氣仍非常的冷。「零下50℃的氣溫,你會怕冷嗎?」上岸後在遇見第一隻企鵝時,黃千碩忍不住問了牠這個問題。


「一踩上南極的陸地,我開心得直衝沸點,一大群超可愛頷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有的曬太陽,有的睡覺,有的追逐玩耍,直讓人捧腹大笑,但因為笑牽動了臉部肌肉,超級痛,因為臉早已凍僵了。」他笑著回憶道。


除了企鵝、海豹之外,他也在冰洋中串場演出「尋鯨記」,以及在大雪時爬向南極火山口……,然而最難忘的,要算是在南極冰洋裡裸泳了(有穿內褲啦)。 當被同伴吆喝跳海時:「蝦米!這麼冷的天氣,這麼冰的海水,還要脫光下去游泳?」頓時,腦中有如電腦在跑程式一般,一行一行的資料跑過,為的是要權衡得失,進行一次生死抉擇。


「開玩笑,穿羽絨衣都覺得冷了,怎麼可能脫光光跳到極凍的冰冷海裡去,簡直是自殺嘛!」一行OS從腦海的螢幕跑過。


「不過我是唯一的台灣人,獨自一人來到貴寶地,怎能不下水?就算當一天台灣之光也好,對吧!一輩子總要做點瘋狂事,別到年老或臨死前才再喊遺憾!」另一行OS又從螢幕跑回來。


終究,自我挑戰的勇氣戰勝了恐懼。向上帝禱告後,「好!把衣服全脫了,只穿內褲,直往冰洋裡衝。哇!刺骨的海水,從頭到腳,深入全身肌膚每一奈米的毛細孔,全身泡在冰水中的感覺是啥?痛!痛!痛啊!」直到再也無法忍受冰凍的滋味,撐著凍僵的身體爬上岸,身體根本痛到沒法穿衣服,只能先用大毛巾暖和身子,咬緊牙關,在哀嚎聲中,慢慢穿上內衣褲、保暖衣、羽絨外套,最後穿上防風防水排汗重裝備。「此時臉部已完全變形,深呼吸穿上兩雙雪襪,不瞞你說,我真的是痛到哭出來。最後,再穿上高統靴和救生衣,用盡最後一分力氣坐上小艇。」他回憶說道。


此時,沒下水的同伴還笑著問 :「在南極游泳會冷嗎?」黃千碩瞬間有種熟悉到不行的感覺:「哇咧,這不是我遇到第一隻企鵝時,問牠的問題嗎?」


重新定義人生 自我實現感覺超好


勇敢下水游泳者,會收到一張「南極跳水俱樂部」的成員證書。黃千碩超愛這張證書,「感動啊!用全身凍傷換來的。」他表示,這是一份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禮物,甚至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


這份禮物最珍貴之處,在於「機會」。全世界有多少人有機會能夠來到南極?即使有,又有幾個人有勇氣把衣服給脫了,義無反顧地跳下去?「雖然全身痛到不行,但想到此我對著船艙天花板大笑了起來,覺得人生就是這樣才有趣。為了實現夢想,達成目標,不惜代價與辛勞,因為成功無上限,重點在過程,不斷地刷新個人紀錄,這種感覺,真棒!」


歸途依舊得經過2天的「搖搖樂」,加上50個小時的飛行與轉機,「終於回到最愛的家鄉台灣,哇!能從世界的盡頭活著回來,真好!前進南極,不是撥空加上花錢就能做到的。體力、耐力與膽量才是最重要的!」他自信地說道。


極地歸來,也改變了他的價值觀,讓他開始過第二個人生。


他表示,回國後,有了以下的改變:


1.更加享受年輕,珍惜時間,並注重健康。


2.建立低資訊量與平衡式生活。


3.不比較,不浪費。


4.更重要的,多陪家人和所愛的人。


「人生能夠美好,決定在你是否過得開心踏實,是否有去實現偉大的計畫和遙不可及的夢想。就算過程會很辛苦,但只要是你最渴望的,就去做吧!這樣,對自己的一生才有個交代!」 這是黃千碩最切身的體驗。


如果生命像一本書,這本書可以是輕鬆小品,也可以雋永深長,端看你如何運筆,如何書寫。而在南極的故事,無疑是最波瀾壯闊的一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