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調查: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生活富裕,卻時時處在緊張壓力與憂慮之中;還是錢雖不多,但天天輕鬆自在?(當然,這裡所謂的錢不多,並非指一貧如洗,而是至少可以應付一般日常生活所需)。


結果第二個選項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很明顯地,財富固然吸引人,但多數人卻寧願活得更快樂、更幸福,度過輕鬆自在的人生。


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當然,活得輕鬆自在,並不容易,但我卻敢肯定地說,只要願意,人真的可以改變想法,克服憂慮、恐懼、讓人生變得更美好。


或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我要開始講大道理了;也或許你可以舉出種種實例與難題,證明你是多麼忙碌、多麼無奈,有多少放不下的憂慮、恐懼、壓力與煩惱,對生活感到乏味厭倦……我相信你說的都不是藉口,但還是想提醒你,有時候只要稍微靜一靜,想一想,做點小小的改變,可能就獲益無窮。


記得我在休斯飛機公司工作時,有一次為了一件緊急的公事,希望能隨時和美國老闆保持聯繫,因此請他告訴我手機號碼。沒想到他猶豫許久,才婉轉地說明,為了保有不受打擾的家居生活和寧靜,他的手機幾乎是不開機的,只在必須用手機對外聯絡時才用。


這位美國老闆管理這麼大一家企業,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做不完的決策,等著見他的人排滿行程,卻還是努力為自己保留一塊清靜的領域;但相反地,有許多人的手機是二十四小時開機,深怕漏接了任何一通電話,不管是度假、用餐、散步、睡覺,都不得安寧。


我很想問問這些朋友,真有必要如此嗎?


電話不過是小小的例子,你可以仔細想想,日常生活、工作中,還有多少類似的狀況,帶給我們超重卻不見得非如此不可的負擔?


或許你也是企業家,每天都得上緊發條,日理萬機,但不妨想想看,那些找你的電話、包圍你的事務,真的全部都那麼重要嗎?──換句話說,你有必要忙到連一點點寧靜都被剝奪嗎?


找個時間,拿出筆來吧,全盤檢討自己的生活、工作模式,最好能像記流水帳一般逐條列下來,看看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都耗費在哪些事項上。客觀檢討其中有哪些是不必要的虛耗,哪些事可以更有效率地處理,避免寶貴人生被非必要事物給纏繞、吞噬掉。


試試看,你真的可以事分輕重、循序漸進、提高效率,慢慢品味生活,享受工作,拒絕超額的壓力與緊張。


我有一位在汽車公司擔任業務員的朋友,最近就聰明地這樣做了。


他一直很努力工作,常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和客戶應酬、推廣業務,無奈業績毫無起色,心情糟透了,連帶地影響了婚姻與親子關係。他感覺自己腹背受敵,充滿焦慮,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我建議他冷靜下來,客觀地分析業務狀況。結果他發現,其實成交的案例,多數在與客戶首次接觸時就會露出端倪。而且,他愈是站在客戶的立場著想,「幫助客戶買到適合的車」,而非「說服客戶買最棒最好的車」,愈能有效成交;相反地,一些非必要的應酬,不僅耗掉他太多時間,有時候還會因為過度頻繁的互動,造成人際之間的摩擦。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他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改變銷售策略。雖然性格外向的他,向來喜愛交際、聊天打屁,真可謂樂在應酬中,但他還是做了必要的修正。如此一來,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增加了,花在「有效業務」的時間卻沒有減少,工作得更為從容,績效也變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