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年輕人過起休勤年(gap year),我稱呼他們為休勤族(gapper)。休勤年通常是在大學,還是某進修或職訓階段之前、之間,也可以是在剛畢業後,休息一年。休勤年大概也可以指在畢業和開始工作之間,或是在年輕工作時期,休息一年。多數休勤族的年齡介於十七歲到二十五歲之間。


休勤這一年通常會從事下述一種以上的情況:休假、體驗生活、工作、教書、進修、做志工。在過去,通常是私立學校的學生過休勤年。然而最近過休勤年以及到海外進修的各樣年輕學生,數量遽增,據估算,現在有更多公立學校的學生過休勤年。


剛從學校畢業,接下來的道路並非只有一種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大家各奔前程,有千百種不同的方向。休勤年只是其中之一。對畢業後任何人生途徑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要盡量把握,讓它發揮最大功效。本章要從教育和就業的角度來看看如何善用休勤年。


休勤年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適合。毋庸置疑的是,當這個流行帶動起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過休勤年,對孩子而言,過休勤年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孩子過休勤年的決定必須來自他們自己。他們不應該因為有來自朋友的壓力,或是為了逃避某些事情,而過起休勤年。要善用休勤年,孩子必須是為了自己而出發,而且對未來的這一年,要有一個正面、具建設性,而且清楚的計畫。話雖如此,要注意讓孩子在休勤年裡也有歡樂時光,做有趣的事,能夠放鬆,從事休閒活動,也做些令人興奮的事情。


贊成休勤年的看法


贊成有一年休勤年的看法包括:


• 發展有助個人繼續進修、受訓、工作的經驗和技能
• 學習寶貴的技能與特質,諸如,獨立、自我滿足、感謝他人、享受世界。
• 可能可以存錢上大學-隨著各國學費調漲,現在這成為一個很實在的課題。
• 讓一個人對自己核心興趣與期望,以及對人生道路的想法更為透徹。
• 發掘自己人生真正價值所在(例如金錢、與人共事等議題)-這對自我了解是很重要的部份,能讓選擇職業生涯容易些。
• 在較不受束縛,較少責任的情況下,嘗試幾種不同的經驗
• 花些時間在勞力和煩瑣的工作上,以加強休勤年結束後會想繼續深造的價值。


反對休勤年的說法


反對休勤年的說法包括:


• 比同儕晚一年,「浪費」一年
• 失去讀書的動力
• 有困難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
• 金錢和物質的引誘會大過讀書
• 改變過去計畫好的對未來的計畫


有建設性的休勤年


當孩子過完休勤年回來,大部分的人會想聽聽孩子述說,他沿途所搜集的那些很棒的旅途故事。但是,也會有其他一些重要人士(像是老闆)會想要聽聽孩子休勤一年中,其他層面的事務。這些人士會想知道;


• 孩子為什麼休勤一年?
• 孩子這一年中發展了那些技能
• 孩子獲得哪些有助學習和工作的經驗?
• 孩子對自己有哪些新認識?
• 孩子對世界有哪些新的認知?
• 孩子對人類有哪些新的想法?
• 孩子遇到過那些挫敗,他如何面對、處理?


什麼是父母合理的期待?


雖然孩子離開父母到外面廣大的世界探險,做為父母,對某些事情,你仍然能夠抱有合理的期待:


• 希望知道孩子的旅遊計畫以及他們的旅程是合理的。
• 希望知道孩子的計畫與旅程的重大變動是合理的。
• 在合理的限度內,希望知道孩子在哪裡,在做些什麼是合理的。
• 希望保持合理的定期連絡是合理的-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及時通(MSM)讓保持聯繫變得真的很簡單、很便宜。
• 離家前就找出保持連絡概略的基本原則是合理的
• 請孩子保證他們會行事合乎情理,並以安全至上是合理的
• 希望孩子在有需要時,遇到麻煩時,會請求父母協助是合理的。


父母如何參與?


休勤年對父母而言也是相當令人振奮的經驗。如果父母能接受讓孩子有個休勤年,而且認定其中含有正面且具建設性的機會,那就比較容易這麼想。父母可以藉由下列方式參與:


• 為孩子購置關鍵物品,保障離家時的安全。
• 閱讀一兩本旅遊指南
• 協助孩子計畫行程
• 和孩子分享自己年輕時在國外不同地點所拍攝的照片
• 幫忙分攤費用,讓孩子出發前檢查牙齒
• 幫忙他們準備好簽證、護照、工作許可等等
• 讓孩子參加速成的烹飪和縫紉班
• 家裡要有一個電子信箱的帳號,這樣父母可以和孩子保持連絡
• 買一隻手機,好用來接收和傳送手機簡訊
• 付錢讓孩子上急救和自衛的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