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嫊媜
什麼是音樂治療﹖光是聽這個名詞就覺得似乎是一門牽涉到音樂欣賞與心理學的艱深理論。沒有錯﹐它的確是很專業的一門課程。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被音樂治療的經驗。舉例來說﹐你一定曾經在人車喧騰的馬路上關起車門來靜靜地一邊開車﹐一邊找尋可以讓自己的腦袋不受到吵雜干擾的音樂來聽;你也一定曾經在卸下一天疲倦工作之後﹐閒適地坐在躺椅上﹐泡上一杯上好的茗品或純香的咖啡﹐再放上一張冥想的音樂來放鬆自己﹐對不對﹖再不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也一定有過大聲唱歌﹐盡情發洩﹐直到歌聲漲大得淹沒掉心裡全部的不快;還有﹐星期天如果你上教堂﹐坐在長條椅上﹐聆聽聖歌隊莊嚴虔敬的讚美﹐你一定有過覺得心靈被洗滌過的感覺﹐對不對﹖
是的﹐這些音樂洗滌了你的心靈、你的憂傷、喧雜與煩燥﹐而後平靜了你﹐這種效果就稱為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自原始時代就存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將音樂融入戲劇之中﹐於是發揮了在心理層面上的效果。到了中世紀﹐音樂和宗教儀式相結合﹐成為拯救靈魂﹐具有淨化人心的功能。至於近代﹐美國用音樂來治療因戰爭而罹患心理疾病的士兵。音樂治療於是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目。
音樂如何用來治療呢﹖根據畢達哥拉斯「顏色與音樂調性之間頻率共振」的理論﹐音樂就像七彩的彩虹一樣﹐是有色彩的。在大調音階中有Do﹑Re、Mi、Fa、Sol、La 、Si七種調﹐這七種調的運用除了取決於樂器本身的音域條件及音色特性外﹐作曲家在選擇來作一首樂曲時﹐也考慮到它的光度。像Do調代表紅色﹐Re調代表橙色﹐Mi調代表黃色﹐Fa調代表綠色﹐Sol調代表藍色﹐La調代表青色﹐Si調代表紫色。每一個調性的明暗會影響欣賞的感覺﹐如果再加上小調的應用﹐這種感覺會更明顯﹐比如覺得聽起來開朗活潑﹐或是黯淡沉滯等等。因為色彩性也往往代表某種特徵﹐如紅色代表體力充沛﹑熱情﹑獨立﹐橙色代表勇敢﹑外向﹐黃色代表思考、多情、內向﹐綠色代表平衡、寧靜、健康﹐藍色代表鎮定、沉著﹐青色代表乾淨﹐紫色代表服務…等。
音樂治療的效果十分驚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用童謠可以治療老人癡呆症﹐用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可以治療高血壓﹐用小夜曲可以治療胃腸疾病﹐用布拉姆斯的第五號匈牙利舞曲可以治療神經衰弱﹐用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可以治療偏頭痛﹐甚至用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可以治療「主婦不適應症候群」﹐使女人保持青春美麗。
在歐美﹐目前音樂治療師的資格必須得到國家認定合格才可以執業。近來也有許多學習音樂的人紛紛轉向音樂治療一途﹐因為這是一種在倍感競爭的音樂演奏以外新興的行業。這些治療師和醫師共組成隊﹐依照病患的需要選擇各種音樂﹐有時還得自己作曲﹐並且修改「處方」﹐儼然一名醫生。
寫到這裡﹐我不禁覺得音樂治療的概念對現代人而言其實十分重要。在忙碌紛亂的生活中﹐不管我們是否具備正確使用音樂的方法﹐平時都應該多聽聽音樂﹐將之分門別類﹐列一張清單﹐找出對自己起積極治療作用的音樂來。不論是依據調性﹑依據色彩﹑還是依據喜好。在各種情境中隨時可以鼓舞自己﹑安慰自己﹑也釋放自己。千萬不要低估了音樂蘊含的巨大可能性﹐你將會在音樂欣賞的領域中各進一步﹐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