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常見的微笑符號「:-)」十九日問世滿二十五周年,這個符號的創造者是美國卡內基 梅隆大學 教授斯科特法爾曼。

 


二十五年前的網路稍具雛形,只有知識精英才會使用。純粹自發性的電子布告欄系統(BBS)和相對「精英化」、由服務運營商提供的電子布告欄(bboard)幾乎就是當時網路的全部內容。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師生經常在BBS討論各種話題,從嚴肅到荒誕無所不包。由於當時的網路只能以純文字交流,一些玩笑話成為口水戰的導火線。為避免這種狀況,師生們在BBS展開討論,希望創造一個符號來標明發言者的情緒。法爾曼在討論中建議,「:-)」符號代表發言有玩笑性質,「:-(」表明發言的嚴肅性,但這一符號後來逐漸演變為表達悲傷。


 


微笑符號大受歡迎,後來的網路使用者以此為藍本,又創造出了新的表情符號,例如眨眼微笑「;-)」和更簡潔的微笑「:)」。這些表情符號隨著電腦與網路普及,傳遍全球。所以現在你可以看到許多即時通訊軟體也預設笑臉圖形。法爾曼說,他個人更喜愛符號形式的「微笑」,因為這比笑臉圖形更「異想天開」。


 


法爾曼在大學網站上說,大學技術人員在微軟公司幫助下,從二十五年前的電子信息備份磁帶中找到法爾曼的發言紀錄,並確認「:-)」的誕生時間: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九日 十一時四十四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