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鎮日天真浪漫樂逍遙的兒子,即將要考高中了。天!真不敢相信,他已經這麼大了。


更不敢相信這個平常放學還要敲鋼琴、聽音樂、看恐怖推理小說,然後每星期至少都要看它一兩部電影的「玩童」,居然是快要上聯考戰場的「小戰士」了。


回想他上小學宛如昨日。那是開學前一天的晚上,媽媽我牽著他的手在陽台上、星光下,辦了一個小小儀式,感謝天地父母養育,明天就要開始學校生涯了,媽媽要你記住三件事:一、老師說的不一定就是對的,你永遠要用心聆聽、仔細觀察,不要隨便相信。二、上學的目的是要認識自己,學習好好生活。三、同學們都像你的兄弟姐妹,你一定會交到好朋友的。


慢點、慢點,媽媽妳怎麼忘了交代要好好讀書考第一名?喂、喂……,奈何時光飛逝而過,媽媽的開學儀式「駟馬難追」,孩子就這樣在「及格就好」的寬鬆標準下,讀了住家附近可以自行走路往返的普通小學、國中,一天補習班也沒上過,一轉眼就玩到今天。其間媽媽也不是沒想過該要求分數提昇,但他忽而忙合唱團、編導話劇,忽而要畫壁報,忽而又幹起他們班優良學生代表的「競選後援會會長」,組成五人吉他團去全校拉票,忽而又說要代表學校去參加「家政」比賽……,媽媽看他每天上學興高采烈,也認真在做自己愛做的事,例如說寫圖畫日記、寫小說、蒐集電影配樂、佈置房間……,媽媽竟「捨不得不放任」他這樣享受他的青春歲月。


什麼叫作好的學校、不好的學校?


爸爸為他的升學心急,說他就是太分心,功課才會「百廢待舉」,媽媽在一旁嚴正附和,但其實卻非常心虛。是誰每天下班老是給他帶雜七雜八的新書?是誰從小就帶著他去採訪一些叛逆規矩的奇奇怪怪的人物?是誰曾在日常聊天中沒藏好對考試敎育和文憑主義的反感?正是媽媽我啊!


知所懺悔的媽媽開始對上國三的兒子曉以現實大義,要他即刻專心練習讀書考試,免得國中畢了業「沒有好學校可讀」。這話再平常不過了,天下爸媽不都這麼講的嗎?但兒子卻嚴肅地反問:「我會準備考試。但是什麼叫作好的學校?什麼叫作不好的學校?學校既然是教育人的地方,為什麼世上會有不好的學校呢?應該只有不一樣的學校才是啊,大人為什麼要辦不好的學校?教育部為什麼允許不好的學校存在?」


媽媽伊伊吾吾亂答一通,心裡清楚自己說的都是敷衍搪塞之詞。雖然說教改,但現在所謂好學校壞學校的標準仍然只有一個,那就是「升學率」,連技職學校最終比的也是「本校畢業生××%考取四技二專」。當然升學率高的「好學校」,會有一群一般來說比較積極上進的同儕,同儕的影響力對這年紀的孩子是很重要的。


媽媽心目中兒子的下一個理想的學校,其實只有兩個要件:第一離家獨立生活,吃飯住宿都簡單安穩,第二,有個導師能點燃孩子內在對學習純粹的熱情。媽媽相信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只要真誠老實,沒有虛偽應付,即使慢慢繞了遠路也無所謂,就是決不能做現實勢利的空心人、二手人、木頭人。


妳以為當我娘那麼容易啊?


「拜託!妳也太認真吧?這不過是小事一樁,不管讀什麼學校我都一樣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看我在那邊研究學校資料,兒子老神在在這樣說。


「小事?!真搞不懂你這是胸有成足的感言,還是沒算自己斤兩、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說八道?要知道有些路並不好走,困難險阻很多,你現在還不懂啦!」


「哈哈,路不好走不是正好能把人訓練得更強壯嗎?」
「往好的方面是這樣,但是媽媽不放心,覺得風險很大……」
「我當然是往好的方面那一種囉!嘻嘻,妳以為當我娘那麼容易啊?心臟要很強才行。」
「你說這什麼鬼話!」媽媽惱了。
「嘿嘿,我只是說實話而已。」兒子還在笑。


那笑臉讓我想起日前有天晚上,他給我看他和兩位同學代表學校參加台北市中學科技生活學藝現場製作比賽冠軍作品的一部份,那是兩張作品解說單,一張一一圖解細部零件,一張剖析飛機結構,字群編輯嚴整,圖案粉彩雅緻,一副挺專業的樣子,又還滿賞心悅目的。


他說,其它組都是三人一起埋頭苦幹,最後一小段時間才填寫大會要求的制式報告,但他一開始就「擬定不同的策略」,他負責設計企劃做報告,另外兩位擅長計算和手工精巧的同學負責執行製作,他們的報告是一開始就同步進行的,而且圖文並茂。本來試飛時,他們的飛機已飛得最遠,但在截止比賽前半小時,他決定在機翼部份再加一個造型設計,說服同學答應「冒險」一起完成後,不料一試飛摔斷了機翼,他們又緊急搶救,最後飛行能力以些微分數落居第二,但加上那份「破格演出」的報告,總成績拿了第一。


媽媽心中充滿無奈與「現世報」的困窘


他說了這一大堆的目的是要「告誡」媽媽:「妳下次別再說我只是想標新立異、一步登天,妳知道要撇開別人訂的規則,按自己的意思去做,是要準備付出很大代價的。像我們的飛機報告,只要評審老師說那不是標準規格,我們也有可能就是零分,妳知道嗎?是我自己決定冒這個險,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妳以為我只是輕鬆隨便搞叛逆?」


看媽媽一時低頭無語,他便「打蛇隨棍上」:「我又不是那種人家不敢裸奔、我就裸奔,人家說吸菸嚼檳榔不好、我就吸菸嚼檳榔的那種叛逆,那種叛逆太……」有點尷尬的媽媽趕快搶話:「膚淺!」


「不是『膚淺』,妳怎能隨便說人家膚淺,太自以為是了!」
「嗯,那是『隨便』!」
「也不對,那可不一定隨便,人家可能很認真仔細去做那些事。」


「喔,那應該說是……」這時媽媽心中充滿無奈與「現世報」的困窘,恨只恨自己從小對他講話都刻意在遣詞用句下定義上要求極盡趨近真實準確。都被我的毛病所誤啊!


「我不想那樣,不是覺得那樣有什麼嚴重大不了的,只是覺得那種叛逆太簡單了。」兒子昂著頭說。


講到這樣,媽媽我只好為自己確實曾輕率給他貼那種「標籤」鄭重致歉,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你還是不能輕忽考試啊,分數越高你的選擇機會越多……」話還沒說完,兒子就插嘴了:「這點妳不用管,我會盡量啦!」


就這樣,媽媽我在他迎戰大考這事上,自覺實在已是「百無一用」了,只能做些採買煮食等等後勤雜役。想想我爸媽根本沒理過我的功課呀!但又想到兒子自己說的「是我自己決定冒這個險,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媽媽的背脊不禁發涼,覺得也許我真該好好去跑步「練心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