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補習班裡面,並沒有依學年的不同而分班,就像早期的私塾一樣,無論是什麼年級,大家都在一起上課,相互學習。在這種環境之下,可以發現很多不同的例子。


譬如有一次,當三、四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與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的時候,我出了一個有關速度的問題。這個「速度」的問題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就曾經學過(平成十四年以後才改編到國小六年級),而在國中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就會有運用一次方程式來解答速度的問題。


這時一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就回答說:
「啊呀!求時間的方法應該怎麼做呢?...」


可說全都忘光光!這時,其他的國中生就開始在計算紙上面畫出像圖八的圖表,然後又機械式的畫出像圖九「距離÷速度=時間」、圖十「距離÷時間=速度」,以及圖十一「速度×時間=距離」的圖表出來,準備用這樣的方法求出答案。


這好像是學校的老師教他們的。大概在十年以前的國中學生碰到「速度」的問題時,都會先畫出這樣的圖表參考。可能是因為國小五年級學過的速度問題已經忘光光了,老師為了節省時間,不想重新再教一次而要他們死記這種簡便的計算方法。(我聽說這種圖表又叫做「彈指表」,只需把要求的項目用手指遮起來,馬上就可以知道其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乘還是除。這種圖表被視為一種很重要的簡便圖表)


我看到同學們在計算紙上畫出這類的圖表時,我立刻說道:
「不行,不能畫這種圖表,馬上擦掉!」


同學們於是立刻擦掉,可是卻又回答說:
「不行啦,沒有這個圖表就做不出來了!」
如果讓同學們利用這種圖表來計算的話,那他們就很容易會跳過基本的答題技巧。


這時我又問同學們其它的問題,我說:
「你知道你家車子的時速表在那裡嗎?」
「你知道你媽媽開家的時速是多少嗎?」


我先對著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問道:
「如果要到二十公里遠的地方,以每個小時走四公里的速度,請問要走幾個小時才會到呢?」


國小的學生用心算就答出:
「五個小時。」


國中學生聽到了都感覺很驚訝的樣子。如果腦子裡面都思考著困難的問題的話,那反而會變成一種障礙,反而想不出來。


「那麼,如果要到一百五十公里遠的地方,而開車的時速為五十公里,也就是每一個小時的速度為五十公里來計算的話,請問需要開幾個小時的車才會到呢?」
  
國小的學生馬上回答說:
「三個小時。」


「這種問題連國小三年級的學生都會做!那麼,如果花七個小時要到一百四十公里遠的地方,則每個小時的速度應該要多少才可以呢?」


這一次,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說:
「二十公里。」


「你看,這個問題國小三年級的學生還是會做!不過,這種速度是開車嗎?」
「如果是開車,那一定是塞車!」
「這是騎腳踏車。你看,一點都不難吧!」
  
於是,我又問另一個學生說:
「如果要求出時間,那應該要怎麼做呢?」
  
學生馬上回答說:
「距離÷速度。」
  
接著我又問其他的學生說:
「那麼,如果要求出距離的話,應該怎麼做呢?」
  
學生同樣很快的回答說:
「速度×時間。」
  
「老師,學校前面的馬路上就有一個時速四十的路標。」
有時我會運用周圍的環境來出題目,讓他們更容易理解。


當我在教國小五年級有關速度問題的時候,我會翻開國中一年級的數學教科書,有關運用一次方程式來解答速度問題的頁面給他們看,有時也會翻到國中二年級的數學,有關運用連立方程式來解答速度問題的頁面給他們參考,然後會對他們說:
「你看,到了國中也會運用到速度的問題喲!」


接著我又翻開國中一年級數學教科書的目錄他們看,然後告訴他們說:
「你看,目錄裡面都沒有談到速度的項目,表示老師以後不可能會再教速度的問題了!」
「是這樣子的呀!」


那個時候,同學們已經都很清楚國小的數學與國中的數學是有關聯的,而且也可以實際的體會到現在所學的部分是多麼的重要。


此外,當國中學生與小學生一起上課,或是高中學生與小學生一起上課的時候,有時也會一些有趣的事情。


例如,當國中一年級的學生計算到一半,遇到5÷3的時候就會問道:
「老師,除不盡!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就回答說:
「你說什麼?不是學過分數嗎?」


於是我就向旁邊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問道:
「我問你,5÷3是多少?用分數來做。」


國小的學生考慮一下後回答說:
「五分之三。」
  
我接著說:
「可不是嗎?國小三、四年級就做過了吧!」。


國中的學生聽到了以後很佩服的說:
「原來如此!」


另外,還有一個高中女生曾將0.04²計算成0.16。那時我也是問旁邊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說:
「這位大姊將0.04²算成0.16。換你來做做看,你剛剛才學過吧!」
  
高中女生聽了馬上搶著說:
「老師,等一下,請妳等一下!」
然後一邊說著,一邊用手阻止小學生計算,自己則很用心的再計算一次。
「算出來了,答案應該是0.0016才對!哇塞!好險!還好沒有丟臉!老師,我是邊笑邊做出來的,真的是有一點不好意思的把它完成。」


說完她就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小學生與中學生混合上課的情形,對於小學生會比較有利,因為他們可以預先窺知他們現在所學的算術,到了國中或高中時可能演變的形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