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現代青少年期延長至30歲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洪幸維


現代的青少年時期,比你以為的還要長!《我們的孩子都受了傷》作者查普曼˙克拉克博士提出最新的觀點─以前的人,國中畢業就變大人,現在的人,研究所畢業都還是青少年,青少年期延長至30多歲也很常見。


 在一場生日晚宴上,賓客請壽星發表20歲感言。壽星表示,在生日的前一天,他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孩子,但到了生日這一天,他覺得自己是大人了,責任感突然加重了起來。語畢,兩位年近40的男性賓客哈哈大笑起來,還差點岔了氣。他們七嘴八舌地說:「趕快,趕快告訴我們變成大人是什麼感覺。我們也好想變成大人,想了20幾年了……」大家都笑了。



20歲的人覺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比較像大人。40歲的人則覺得自己當不成大人,還是個小孩子。他們都沒錯,只是不明白,其實,他們的真正身分是「青少年」。他們都處在一個神祕又難解的人生階段──青少年時期。


 



年紀,不是變成大人的保證
《我們的孩子都受了傷》作者查普曼˙克拉克博士(Chapman Clark)對青少年期提出的最新觀點是,青少年時期是獨特的發展階段,是從生理成年邁向社會成年的過程,起點是青春期,終點是個人獲得社會文化的認可,經濟獨立,能自己做選擇與負責任,並融入成年人社群。



100多年前,青春期開始於14.5歲(初潮年齡),年輕人大約16歲左右就能經濟獨立。青少年時期大約3年之久。如今,青春期漸漸提早,在社會上及心理上真正獨立自主的時間卻不停延後,一來一往間,青少年時期約有15年,甚至更久,換算為生理年齡,大約是10~13歲至26~29歲,延長至30多歲也很常見。



被拉長的青少年時期,被區分為3個時期:早期、中期、晚期。對照台灣學制,約莫就是小5或小6~國中、高中職、大學及社青。


中期青少年族群的三大壓力
大人,特別是父母師長,普遍認為青少年都個性懶散、生活頹廢、精神倦怠、目標空洞。但作者注意到,實情是青少年活在極大的壓力中。首先,他們有必須成功的壓力:無論是在教室或社團裡,成績單上有高分或成為風雲人物是必要的,因為這代表別人對他們的評價。換句話說,他們的價值,不在於他們是誰,而在於他們有哪些成就。一次的耀眼,是必須的;追求持續的成功,才是理所當然。



其次,青少年也掙扎於與父母的緊張關係。他們渴望自由自在做想做的事情、探索並發展自己,不受父母的約束、教導與影響,卻又希望父母是他們的大粉絲,總是給予最大的肯定。這是不可能事情,可是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卻被認為是可行的,而且是第一選擇。結果就是,父母試圖在子女的生活中發揮影響力,卻導致子女反彈,最後演變成親子衝突,父母生氣,子女難過。


第三,最微妙也最不易察覺的壓力,是讓別人開心。青少年的外顯行為看似冷漠、自我中心、目無尊長,但實情是他們很在乎別人的他們的看法;欣不欣賞是其次,重要的是得到尊重和肯定。青少年所百出的冷酷外表,只是對大人的考驗,用來測試大人是否在意他們每個人的獨特價值,而不是利用他們,或把大人的標準硬套在他們身上。



為什麼會這樣?是青少年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媒體開放、教育僵化、政治紛擾、欠缺宗教信仰、家庭功能不全,或是其他?但無庸置疑的是,時代真的改變了,現代青少年,跟你所想的不一樣。他們創造了一個專屬我族的地下世界,在裡面彼此打氣、相互餵養。


 



陪青少年度過風暴,成年人需有的5項認知
查普曼˙克拉克花一整年的時間與高中生相處,認識青少年的世界,並把第一手經驗寫成《我們的孩子都受了傷》,希望所有關心青少年的父母師長,都能夠藉著這本書,更加認識現今青少年所處的環境,進而能夠陪伴青少年度過內心的風暴。



青少年需要成年人的關心,只要成人年具備下列5項認知──


1.接受訓練,知道如何因應青少年文化的變遷:
第一線的青少年工作者各個都需要接受訓練,以了解即使只隔兩三年,現代的青少族群業已大不相同。


2.服事青少年,必須群策群力:
成年人必須了解,無論他們的資源或專業如何顯赫,面對「體制遺棄」的頹勢,也無法獨自力挽狂瀾。必須整合目標相似的活動或企畫,大家攜手合作。


3.服事青少年,必須了解他們,並為他們設立界線:
大人設立界線,這代表怎樣的意義?簡言之,就是委身於一個簡單的真理:社會培育照顧年輕人,社會的每個成年人都責無旁貸。「所有成年人應該團結起來,以確保各個年輕人都得到最好的機會,有人迎接他們邁入成年人社群」


4.父母需要接受裝備與激勵,才能撫育千變萬化的青少年:
家長需要知道,目前的現況,不是他們的錯,只要些微的努力與了解,即使處於文化的混亂之中,也能與子女建立良好而優質的關係。


5.社區必須把關,讓各個學生都有幾個認識他、照顧他,為他代言的成年長輩:
若要影響孩子的生活,必須讓孩子同時接觸幾個扶持他、肯定他的輔導,而且這幾位輔導傳遞出的是同樣的訊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