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 玩得好!
 
Q1 如何提升孩子的觀察力?
A 模擬鍛鍊眼力、觀察力大躍進


孩子的觀察力,絕對可以透過練習改善。除了多引導孩子比較、發現大自然的法則,藉由模擬和遊戲,更能直接考驗觀察力的縝密程度。


爸媽傷腦筋


我的孩子每次遇到難題,便習慣向身邊的人詢問答案,從不願自己觀察、揣摩出解決方法。


我家寶貝每次都將白頭翁、燕子和麻雀混為一談,植物也只分得出葉子和花,至於是什麼花,完全一頭霧水。


每次和孩子玩「大家來找碴」,要他找出兩個相似圖案的幾處不同,始終找不齊全。


後援團貼心話:張大眼睛觀察生活周遭


當孩子開始問「為什麼」,爸媽可以鼓勵孩子把觀察的事物記錄下來,譬如當花園來了一隻背上沒有星星的瓢蟲,就可以拿出隨身畫冊把牠畫下來,再和家人分享。平時請爸媽放慢走路的速度,和孩子一起觀察路途中的形形色色,比方看到貓咪,就和牠相互對峙看誰先動?昨天半夜下了一場大雨,便與孩子共同數水窪、踩濕腳印。


也可以每天選定一個時間、地點,做同一件事,譬如選定路邊的一棵樹,觀察不同季節,影子的長度、樹葉的顏色,看穿上長袖衣服時,樹葉是什麼顏色?影子在行道磚上的第幾個磚頭?讓孩子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開始,藉由每天觀察周遭事物,觀察力自然增強。


遊戲 1
Super 變身大道


孩子通常習慣模擬人物,偶爾也讓孩子用身體模擬生活周遭物品,不僅能刺激思路創新,同時也集中注意力。


Step1  孩子變香蕉
蒐集多種生活中隨時可見的物品,如香蕉、絲巾等,供孩子模擬。爸媽可以從旁引導:「你可以讓身體變成香蕉形狀嗎?」


Step2  剝皮ing
當孩子擺好香蕉形狀,爸媽繼續出題:「現在,我把香蕉皮剝了一片。」孩子接著回應:「我的手變成香蕉皮,被剝下來了!」


Step3  再變絲巾
變完香蕉,改將絲巾平放在地上,請孩子模擬。


Step4: 絲巾抖一抖
請爸媽拎起絲巾一角,或者輕輕一抖,讓孩子仿照絲巾的模樣而改變身體動作。


溫馨叮嚀:
本遊戲的重點是相像、不是競速;當爸媽操作物品時,速度請勿太快,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觀察。


儘量準備不同質地的物品,比方可以削皮、形狀差異大的水果,或者可以任意撐大變小的氣球,其他譬如繩子,也是能創造許多空間和線條變化的好材料。


遊戲 2
魔鏡啊!魔鏡


我們每天在照鏡子,但要角色易位扮成鏡子卻不容易:不僅要注意對稱關係、眼觀四面留心各個動作,還得忍住不笑場,但觀察力卻能在歡笑中提升。


Step1  相看兩不厭
和孩子兩人面對面,將對方當成自己的鏡子。


Step2  鏡子模仿主人動作
爸媽先做動作,可以加上說話:「你好,很高興認識你。」讓孩子模擬。先從簡單的生活開始,再把難度變高,考驗孩子的觀察與反應。


Step3  魔鏡換人當
角色互換,讓孩子做動作,爸媽改當鏡子。


溫馨叮嚀:
爸媽當鏡子時,儘量將身體放低,與孩子四目交接。


提醒孩子除了專注凝視爸媽的雙眼,還需要用眼角餘光觀察爸媽的四肢,儘量雙方同時間完成動作。


孩子若動作與自己不同,爸媽可以暫停,並說:「看看我們哪裡不一樣?」孩子會經常忘記鏡子的動作和照鏡人是對稱的,請爸媽適時提醒喔!



Q2 該如何激發孩子想像力?
A 創意遊戲,玩出孩子的想像力


豐富的想像能力,不僅增添生活的樂趣,也能累積成獨特的創意,成為未來工作的最佳戰力,透過親子遊戲,啟動源源不絕的想像力。


爸媽傷腦筋


我的寶貝從小就很淘氣,隨手拿起任何玩具,就能「講電話」,說個不停,朋友告訴我,這表示孩子很有想像力,我應該鼓勵孩子這方面的行為嗎?


聽說,從孩子的塗鴉畫中,最能看出他的想像力;但是我的孩子卻常常畫著畫著,就說「不會畫」,叫我畫給他看。


我觀察到自從孩子上學以後,變得愈來愈沒有想像力了!有辦法讓孩子維持原有的想像力嗎?


後援團貼心話:常玩扮家家酒、多看雲!


常陪孩子玩創意遊戲,就能玩出源源不絕的想像力。比方扮演遊戲,不論是和爸媽分別擔綱演出老闆或客人、森林裡的各種動物、或只是互換生活角色,換成他來當爸媽,都能讓孩子有機會重新演繹已知的經驗與知識,自由的在想像世界裡天馬行空。


另外,和孩子「一起坐看雲起時」,將變幻莫測的雲,聯想成各種動物和物品,也能促進孩子的想像力,比方說,爸媽說:「我看到一隻恐龍,嘴巴張得好大!」孩子可能就會接著說:「啊!有隻小魚,快被恐龍吞掉了!」適時的教孩子善用想像力,就會愈來愈有創意喔!


遊戲 1
車車總動員


透過觀察各式車種、做出特色分析,再用身體模擬的過程,激盪出孩子空間和視覺想像力,進而發揮創意,做出前所未有的創意車款。


Step1  一起來「尬」車
爸媽收集各式各樣的車子,比方說警車、挖土車、大貨車、公車等,和孩子一起玩車子,邊玩邊討論各種車子的造形、功能和聲音,有什麼不同。


Step2  車子變變變
和孩子說:「現在我們一起來變成車子。」瞧!消防車的雲梯伸得好高喔!怪手車也來了。


Step3  酷炫車子比賽
爸媽和孩子一起發揮創意,設計出前所未有、與眾不同的酷炫車子。哇!是可以爬上玉山的四輪傳動車呢!


溫馨叮嚀:
爸媽和孩子不只可以各自變成車子,還可以合作組成一輛車子,讓車子造形的變化,更加豐富。


提醒爸媽,身體的表現,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好壞之分,鼓勵孩子每次做出不同的車子,挑戰自己的創意。


遊戲 2
身體剪刀、石頭、布


人人都會玩猜拳遊戲,只要加點創意,發明獨一無二的「剪刀、石頭、布」,不但好玩,還能激發出孩子的想像力。


Step1  正常版玩法
爸媽和孩子先玩正常版的剪刀、石頭、布。雖然很好玩,可是感覺有點沒創意呢!


Step2  雙手變石頭
爸媽和孩子一起發明用雙手玩的「剪刀、石頭、布」,約定好手勢該怎麼比,再來玩這個遊戲。那用腳來玩,當然也難不倒我囉!


Step3  全身變剪刀
最後,爸媽和孩子試著用全身手腳並用,討論出全身版的猜拳遊戲,再來痛快玩一場吧!


溫馨叮嚀:
不論是哪一種版本的玩法,每次玩的時候,爸媽和孩子都可以一起做腦力激盪,努力想出不同的「剪刀、石頭、布」,讓自己的創意越磨越亮。


除了上述玩法,爸媽和孩子還可以挑戰用表情來玩「剪刀、石頭、布」,比方把臉縮成一團就是石頭,也會很有趣。



Q3 如何讓孩子學會美的欣賞?
A 帶孩子品味自然與詩,提升美感能力


感受美,不只是生活基本能力,也是最佳動力來源。只要能替孩子打開「欣賞美」的眼睛,生活周遭的一切,都能涵養豐富孩子的心靈。


爸媽傷腦筋


我的孩子喜歡看電視,有時候假日刻意帶孩子去戶外踏青,孩子卻看不見滿山遍野的自然美景,老喊著「無聊!」


孩子不喜歡閱讀,抗拒跟文字有關的事,叫他寫習字本,簡直比登天還難!該怎麼讓孩子感受文字的美,進入閱讀的美好世界呢?


我的孩子超有主見,連穿衣服有自己的主張,偏偏他想穿的衣服都很不搭,請問該如何提升孩子的美感?


後援團貼心話:帶孩子上美術館


帶著孩子,到美術館親近藝術作品,平面畫作也好,立體雕塑也好,對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藝術體驗。別擔心孩子太小、看不懂,只要運用一點小技巧,孩子也會愛上美術館:比方說爸媽可以善用導覽的小折頁,先和孩子玩「找找看」,看誰能先找到折頁上作品的「本尊」;玩過一輪以後,展覽的重要作品,應該也看得差不多了,這時就可以問問孩子:「最喜歡哪一個作品?為什麼?」只要提供孩子藝術體驗的機會,每個孩子都能從自己的角度欣賞作品,對作品產生出獨一無二的情感和共鳴!


遊戲 1
看!花兒開了


觀察自然的花朵,透過身體模擬花朵的開與謝,引導孩子感受身體從「小」漸漸變「大」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習珍視自然。


Step1  觀察花開花謝
平時,爸媽和孩子可以多觀察花兒的生長情形,看小小的花苞,漸漸開花,再慢慢凋謝的過程;也可以親子一起收集各種花朵的照片或圖案,做成一本剪貼本,仔細欣賞。


Step2  手上開出一朵花
爸媽和孩子一起用手來開花,先把手掌縮到最小,再慢慢張開手掌、愈開愈大,就是「花開囉!」開到不能再大時,就要慢慢變小。


Step3  身體是小花苞
接下來,要挑戰用身體來開花,你可以和孩子說:「現在我們是小花苞,很舒服的把自己包起來!」幫助孩子想像怎麼用身體模擬花苞。


Step4  身體開出一朵大花
爸媽和孩子都是小花苞,感受陽光的溫暖,和風的吹拂,然後小花苞慢慢的綻放,愈來愈大,綻開成一朵大花。


溫馨叮嚀:
在觀察花朵時,爸媽和孩子可以仔細觀察,不同種類的花朵,花開和花謝的樣子,觀察得愈多,身體也會更有想像力。


遊戲的時候,如果孩子的「花」都長得一樣,爸媽可以問孩子說:「還可以有其他種花嗎?」


除了觀察花開花謝,豐富多元的自然,就是提升孩子感受力的最佳觸媒,爸媽請在假日帶著孩子走出戶外、迎向自然,用全身的感官來感受自然。


遊戲 2
身體會寫詩


精煉的詩句,是詩人對世界感受的縮影,透過與詩句共鳴的身體遊戲,就好像打開孩子對世界、語文及身體的感受力之窗。


Step1  一起來讀詩
爸媽先唸這首詩給孩子聽,問孩子喜歡不喜歡這首詩?覺得這首詩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小蝸牛,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會覺得不公平嗎?


小蝸牛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走路,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爬樹,
慢慢的,慢慢的,
不急也不慌。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旅行,
到處去拜訪,
拜訪那和花朵和小草們親嘴的太陽。
我要問問他:
為什麼他不來照一照
我住的那樣又濕又髒的鬼地方?
楊喚(附註1)


Step2  模擬詩中各角色
爸媽和孩子一起用身體將詩演練出來。先模擬蝸牛的旅行、小花和小草在陽光下搖擺的心情、太陽的照射,還有小蝸牛對太陽的疑惑與憤怒。


Step3  創作詩的舞蹈
爸媽慢慢的朗誦這首《蝸牛》,讓孩子用身體的舞蹈來「伴奏」,讓平面的詩句,變成立體的、生動的舞蹈。


溫馨叮嚀:
在討論詩的過程中,爸媽要多使用開放式的問句,像是「你覺得……」「和太陽親嘴是什麼意思」,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來詮釋詩句。


這首小詩,最後一句為「我住的那樣又濕又髒的『鬼地方』」爸媽可以藉這個機會,和孩子聊聊一些負向語言的影響。


爸媽也可以收集其他有趣的童詩,來玩這個遊戲。比方說,你們也可以試試這首「每次上舞蹈課時∕我都覺得∕和天∕和地∕和身體∕在一起∕都會變成一種∕很棒很棒很好的感覺。朱彤(附註2)」


附註1:楊喚(1930年-1954年),以詩聞名,尤擅長純真可愛的童詩,著有《楊喚全集》,得年24歲。


附註2:朱彤,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學員,今年14歲,5年前上「生活律動」第7期課程時,有感而發的一首小詩。



Q4 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A 玩遊戲,點燃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事,爸媽只要能維持孩子本來的好奇心,由好奇引發而來的旺盛求知欲,將成為孩子未來學習的豐厚資本。


爸媽傷腦筋


我的孩子很乖巧,大人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可是卻感覺他沒有好奇心,也沒什麼求知慾。


我的孩子很調皮,什麼東西都想碰碰看,最愛把玩具拆解得零零落落,請問是不是有什麼遊戲方式,能夠讓孩子的探索與好奇有正向的發揮機會?


我的孩子是標準的好奇寶寶,老愛問「為什麼」,常常把我都問倒了,又擔心不認真回答他,會扼殺他的好奇心。


後援團貼心話:一起做個好奇父母


孩子的好奇心,應該是與生俱來的,與其說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倒不如說爸媽們是否有能耐,接受孩子的好奇心挑戰?比方當孩子問:「媽媽!你看過奇異果裡的蟲嗎?可以摸它嗎?」當孩子想要吃黑胡椒口味的蘋果,或是肉鬆飯拌可樂時,你又會如何反應呢?


請放下既有的成見、放開心胸,陪著孩子一起做個好奇父母!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鼓勵孩子各種的探索與嘗試,你們的生活將充滿驚奇與樂趣。


遊戲 1
尋寶遊戲


神祕兮兮的尋寶遊戲,最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透露線索的提示卡,引發孩子探索的熱情,使熟悉的家中場景,煥發出新奇的光采。


Step1  把寶物藏起來
爸媽選擇家中的一樣玩具或小擺飾,當做寶物藏起來,在寶物旁邊留下1張「考驗卡」,準備35張的「提示卡」,在上面寫下線索,再藏起來。


Step2  猜一猜提示卡
給孩子第1張提示卡,比方說「圓圓的、會滴答作響的東西」,請孩子依照提示卡給的線索,找出藏在時鐘後面的第2張提示卡。


Step3  克服考驗卡的挑戰
當孩子找到寶物時,就要依照考驗卡的指示來做,比方說:「請用3隻腳走路!」才能得到寶物喔!


溫馨叮嚀:
寫提示卡要考量孩子的能力,太簡單或太困難的提示,都會讓遊戲變得不好玩。有點難度,孩子卻猜得出來的提示,才好玩。


考驗卡的內容,可以安排得多元些,比方說,可以是身體能力的挑戰,也可以是要求孩子背一首詩、唱一首歌。


爸媽不妨把孩子的生日禮物藏起來當作寶物,相信也會成為讓孩子最難忘的生日回憶。


遊戲 2
身體模仿秀


看不見的時候,也能模擬別人的身體造形嗎?原來,用手來從頭「看」到腳,也能在腦海中「看」到別人的動作。


Step1  爸媽擺POSE
用絲巾把孩子的眼睛遮起來,爸媽用身體來做出造形,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動作,也可以是特別的動作,像是頭上腳下的瑜伽動作。


Step2  用手「看」POSE
請孩子用手觸摸大人的身體,從頭到腳,用手「看」出大人的身體造形。


Step3  孩子也來擺POSE
請孩子用身體模擬出自己「看」到的身體造形。


Step4  POSE對對碰
替孩子取下絲巾,爸媽再做一次剛才的動作,讓孩子看看剛才自己做得對不對呢?


小叮嚀:


大人做的動作造形,要以孩子的高度為基礎,坐姿或蹲姿等低姿勢,孩子才摸得到。


可以從簡單一點的動作開始,像是「坐著、手臂張開」,先讓孩子有成功的模擬經驗,再慢慢把身體動作變大、變複雜,提高遊戲的挑戰性。


可別忙著「考」孩子,偶爾也要矇上眼睛,發揮好奇探索的精神,copy出孩子的身體動作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