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 名家專欄之褚士瑩
 
很多人以為『有機』的概念只能用在農業,但有機其實是個很靈活的概念,可以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各個層面。比如一家公司,如果能夠讓員工在工作中,共同決定公司成長的方向,這個公司就可以說是走向『有機』的組織成長,另外,科技的進步,加上消費的選擇增加,都讓我們可以很簡單地選擇更有機的生活方式。


舉例來說,談到食衣住行中『行』的部份,最主要的不外乎日常生活跟旅行中的移動,要怎樣做才算是有機的『行』?


第一個例子是美國著名的飯店集團Starwood,底下的威仕汀(Westin)飯店最近又分出新品牌,取名叫做Element飯店,第一家開在波士頓的郊區,就是一個標榜環保的新型態旅館,除了建材符合環保要求,建築設計符合所謂綠建築,飯店內所使用的產品,無論是房間裡的省電燈泡,強調100%回收的有機地毯,浴室使用的省水龍頭,還是牆壁上標榜無毒的有機油漆,電氣用品等都是節能的產品,就連掛在門上『請勿打擾』的塑膠牌子,都用一塊磁鐵代替,但最有趣的是,如果住客開的是環保hybrid汽車的話,還享有優先停車的權利。


第二個例子是油價節節上升,也讓許多人換車的時候,選擇售價比一般車輛稍微貴一點的hybrid環保車,因為消費者發現長期省下來的油錢,遠遠比買車的價差來的多,所以便宜的其實比較貴,還是貴的比較便宜,有時並不是直接看價格標籤就可以一目了然的,還需要賢明的消費者共同來決定。


看了這兩個關於『行』的例子以後,再回頭來看所謂有機的生活,是不是一定要有錢人才過得起? 我想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坊間似乎只要標榜有機的蔬菜,有機的咖啡,有機的肉品,似乎就理所當然的可以用比平常更高的價格推銷給消費者,彷彿有機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懲罰,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有機的商品將可以跟一般的商品在價格上競爭,等到這一時刻到來,有機的生活就能夠真正成功的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每個人的日常消費選擇。


以旅行來說,一般在美國,如果出門就一定得開車,出外就一定得住飯店,就免不了消費跟耗能,但這並不代表就遠離了有機的概念。花同樣的錢住飯店跟租車,選擇環保飯店跟環保車,就是兩個有機的選擇,美國很多飯店的停車場並不是住客可以免費使用的,所以光是提供環保車一個免費車位,就有相當20-30美元的價值,就是一個很好的誘因,另外油價飆漲,選擇省油的環保車,光是油錢就省了一般車輛的一半以上,又是一個誘因,這樣精打細算下,不難發現好的選擇,往往也是比較實惠的選擇。


郊區比較偏遠的飯店,價格雖然會比較便宜,但是也可能因此免不了要租車,所以住宿省下來的錢,加上租車費用,昂貴的停車費跟高得嚇人的油錢(尤其是在歐洲),甚至不小心被開的罰單,可能還不如挑選一個位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價格稍微比較貴,但是大部分景點走一點路就到,地鐵或巴士四通八達,甚至免費提供腳踏車的飯店。


所以,有機並不代表有機就要比較昂貴,實際上,我們需要的,往往只是一點點適當的引誘。


同樣的道理,倫敦市政府之前為了響應環保,下令電力發動的自用車(electric car)可以免費停車,結果最近這項優惠措施面臨市長腰斬的命運,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人響應,而是因為太受歡迎了,免費車位供不應求,所以乾脆取消,雖然很多人覺得可惜,但是這也證明了一個有機的選擇,如果能提供一點誘因,就會讓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