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章從駕駛座該在哪邊的故事裡,說明我們該了解的是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去確認創造發展的意外事件。


法國人、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是靠右行駛,英國人、印度和日本人則是靠左行駛。每位英國人到國外時,都會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不過,整體來看,靠右行駛的人數超出許多。


有些解釋很有趣,但並不正確。比方說,有人聲稱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將靠左行駛改為靠右行駛,藉此斥責喬治三世和教宗,並展現民主合理性戰勝舊體制。其實,早在法國大革命發生前,法國人就已經採取靠右行駛,而且道路規則也不是引起獨立戰爭的議題。


另外,還有一些浪漫卻難以置信的迷思:英國騎士和日本武士大都是右撇子,所以他們習慣靠左走路;當右方有敵人逼近時,可以用右手舞刀劍制敵。亞瑟王傳說或許仍舊影響英國人的生活,但是影響程度可沒有那麼大。這方面還有一些更陳腐的說法,比方說,四輪馬車的設計造成世界不同地區出現因地制宜的不同習慣。


這些解釋都沒有抓到核心重點。道路規則其實是一致性標準的極端例子。人們靠哪一邊行駛都沒關係,只要大家是同一邊就好,不必去解釋為什麼要靠哪一邊行駛。意外事件會產生影響廣大的後果,蝴蝶效應就是眾所周知的隱喻:一隻蝴蝶揮動翅膀,接著幾千哩外引起龍捲風。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了解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去確認引起發展的意外事件。1


道路規則的演變不但影響我們如何行駛的決定,也影響我們如何生活。這項規則是文化控制和經濟控制的產物,透過地理上位置緊鄰的族群將行為習性流傳開來。除了日本以外,大多數靠左行駛的國家以往都是英國殖民地;英國鐵路工程師將靠左行駛的制度落實到這些國家。雖然鐵路制度不同,但是大多數法國殖民地國家都是靠右行駛。韓國將日本人驅逐出境後,改為靠右行駛。德國和阿根廷入侵海峽群島和福克蘭群島時,將這些地方改為靠右行駛,後來島民為慶祝重獲自由,又改為靠左行駛。靠左行駛的道路規則隨著大英帝國的盛衰而增減。


在兩種競爭標準並存的地方,面積較大且勢力較大的地區就容易勝出。以加拿大為例,英屬哥倫比亞省和以往被英國殖民的沿海省分,就是靠左行駛。但是受到法國和美國影響較多的內陸省分,則維持靠右行駛。建造全國高速公路時,原本難獲支持的靠右行駛規定,從一九二○年代起成為全國標準。


在歐洲,法國和西班牙長久以來都是靠右行駛,這項標準最後也變成歐洲的共同標準。在歐洲國家中,瑞典最晚採用靠右行駛,在一九六七年後才改為靠右行駛。約有三十個國家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成靠右行駛。不過,由於道路網絡愈來愈複雜,街道設備日漸昂貴,所以要從靠左行駛改為靠右行駛,所需的費用日漸增加。而在以靠右行駛為主的世界裡,英國和日本可能依舊維持靠左行駛。


但是,美國的情況怎麼解釋呢?美國原本是英國最成功的殖民地,為什麼不遵照殖民帝國的規定?其實,美國很早就脫離英國獨立,因此英國的決定無法發生影響力。一七五○年以前,因為沒有普及的交通運輸工具,所以無法制定具有影響力的道路規則。後來,經歷工業革命的國家到一八五○年時已有普及的交通運輸工具,所以有必要制定規則。但美國在這幾百年關鍵時期已經脫離英國統治,所以可以獨立自主地制定本身的規則,整個事情的發展就是如此。


詹姆斯.渥爾夫(James Wolfe)將軍在魁北克戰役中獲勝,法國人在語言大戰中失利,後來北美地區以英語為主要語言。但這有什麼關係。世上大多數人都靠右行駛,就跟在法國人在香榭麗舍大道上開車的方式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親德青少年班 的頭像
    親德青少年班

    崇德文教基金會三重區親德青少年班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