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帖 創造快樂童年的秘方
秘方 1 父母快樂,孩子才快樂
人的情緒會互相影響,若你總是帶著工作壓力、拉長著臉進家門,孩子看到了,也很難笑臉對你,更害怕跟你親近。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把白天的不愉快丟在門外,回家就轉換心境,不要還想著白天老闆如何刮你,
同事怎麼無理對你,以免脾氣失控,波及無辜的孩子。
如果你感覺情緒快爆炸,一點小事就惹你對孩子大聲吼叫,這時你不能再累積負面情緒了
,應該喘口氣,找些開心的事做,像看場喜劇電影、約知心好友聚聚,或找另一半兩人短期旅行,重新拾回生活樂趣。
更重要的是,饒了自己和孩子,放棄去當「完美父母」:包下所有事、要為孩子做到100分、規定他們按你的計劃長大、目標是培養十項全能而且樣樣比人行。
事實上,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應該自行學習摸索。你幫孩子做太多、限制太多,等於剝奪他獨立成長的機會。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這是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一份禮物,」教育學者吉姆.泰勒(Jim Taylor)強調。聰明的父母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你可以做的是陪伴、支持和不斷的鼓勵。
秘方 2 營造自家的幸福時光
愉快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生理、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可以努力的是,找一段時間,全家人一起做件親密開心的事。
例如許多國外家庭重視全家人一起用餐,在輕鬆氣氛下閒聊今天發生的趣事,且絕不在餐桌上數落孩子。
曾為知名主持人的趙寧,全家人喜歡在洗完澡後玩「堆烏龜」遊戲,他趴在最下面,太太和孩子一個個堆疊上來,然後大家一起開心歡呼。
另一位服務業女主管也說,她和先生孩子會一起躺在大床上,互相搔癢嬉鬧,常是他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現在孩子都大了,但全家人對這個遊戲仍樂此不疲。
秘方 3 用心聆聽孩子
要忙碌的現代父母花時間聆聽孩子確實不容易,但無論多忙仍應停下來專心聽孩子說話,不僅讓他覺得你關心他,而且從言語之間你會了解他的想法、感受及需要,發現他的生活課業是不是遭遇困難,需要幫助。
聆聽時的態度很重要。避免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或中途打斷他,否則孩子感到被否定,以為說了你也不聽,以後你大概別期望他再主動開口找你聊天、問意見了。
德蕾莎修女曾經說,「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值得警惕。
心理學有個「蚌殼理論」,要讓蚌殼吐沙,必須把它泡在溫水裡。成長中的孩子,N像堅硬的蚌殼,父母要營造一個適溫的環境讓他「吐沙」、傾訴心事;如果用力敲打蚌殼,為了自我防衛,它會閉得更緊,甚至永遠不張開。
上學途中、用餐時間或上床睡覺前都是傾聽的好時刻,全家人也可以玩遊戲來了解彼此、拉近距離,例如參考英國教育家赫伯特.史賓賽(Herbert Spencer)設計的「走入孩子內心世界的12張紙牌」──在12張卡片上列出一個問題或一件事,父母和孩子輪流抽出某張卡片,回答上面的問題,或做上面列出的事。
這12張卡片內容可包括:
*說一說你最不快樂的事。
*說一件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
*你對身邊某個人的看法。
*今年你最希望得到哪三件東西?
*你對自己哪些地方不滿意?
*哪一件事你很努力做,但結果不理想?
*擁抱一下你喜歡的人。
*深呼吸三次,放鬆一下。
父母可以自由設計其他的內容。
經由孩子的答案,你可以知道他對身邊事物的想法、他擔憂的事情等等,再進一步和他討論,協助他解決問題。
秘方 4 教孩子感謝並關懷別人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獲得快樂感的主要來源,是經常心存仁慈及感謝(kindness & gratitude),也願意關懷幫助他人。而教育專家也指出,要培養一個快樂優秀的孩子,先教他懂得感謝別人的付出。
美國最佳教師獎得主隆.克拉克(Ron Clark)在他熱賣的著作《優秀是教出來的》裡列出兩項「超基本」教條,都和感恩有關。一是他要求班上學生,每次老師送獎品,一定要說謝謝,不然獎品會被沒收;另外他告訴孩子在餐廳、旅館等地方接受別人服務時,要懂得惜福感恩,不要視別人的辛苦付出為理所當然。
最重要的是父母親身示範。如果你在別人為你服務時,把「謝謝」掛在嘴上、也總是真誠關懷家人朋友,給予幫助、甚至帶孩子當義工服務他人、捐贈物品給需要的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能養成感謝和關懷、助人的習慣。
秘方 5 讓孩子做有興趣的事
對有興趣的事物,孩子會主動學習,也願意花心力,不必旁人施壓鞭策,學習過程當然輕鬆快樂。即使碰上困難,也比較願意再嘗試下去。
去看那些在各領域成功出眾的人,幾乎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一直保持高度興趣,至於天分或學業成績優秀與否,不一定和未來成就直接有關。
以研究微中子(Neutrinos)成就傑出而獲頒1988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列德曼(Leon Lederman),曾告訴想放棄科學研究的學生說,「只有做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才可能成功。」他學生時代成績平平,但是對科學研究比別人狂熱,做起實驗廢寢忘食,最後列德曼的成就遠高過那些考試成績比他高的人。至於我國的李遠哲,當然也是埋首自己興趣而有成的例子。
秘方 6 多一點玩樂
別給孩子塞滿課程的時間表,他們的時間應該多點彈性和留白。
超量的課程和知識把他們弄得身心疲累,沮喪憂鬱,更且失去自我思考、向外探索及體驗生活中各種新奇趣味的機會。
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停掉一些你覺得孩子該學但他卻不感興趣甚至恨得半死的才藝課。這些時間空出來,讓他讀想看的書、拿筆塗鴉、在公園草地上奔跑翻滾、爬山戲水、和鄰居孩子來場球賽,甚至什麼也不做,只是發呆,自由思索,盡情發揮想像力,許多精采獨特的創造力因此能冒出來。
秘方 7 玩得愈多,學得愈多
讓孩子玩樂並不是浪費時間,事實上,「玩」是讓孩子均衡發展的最佳方法。
研究指出,玩對孩子的好處很多,包括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培養及激發想像力、訓練注意力、發展社交能力等等。
不過,教育專家強調的「玩」是:
*孩子覺得有趣、享受,而不是呆板、無聊。
*孩子能即興、自發,自行選擇,而不是父母強迫去玩或指定玩的內容。
*沒有明確目的,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才玩。例如為了提升智商給孩子玩益智玩具。
*孩子會主動參與,而不是被迫或興趣缺缺。
*某種程度脫離現實,帶有想像力。
任何人都喜歡聽
秘方 8 經常具體讚美孩子
讚美勝過批評,只要回想一下你被稱讚時曾有過的快樂及成就感,你就永遠不會吝嗇讚美你的孩子。
除了用「你好棒」、「你做得真好啊」這些比較模糊的字眼,你應該更具體點出孩子哪裡做得好,值得鼓勵。例如「你這幾天都自動寫功課,不用人催,好棒呀!以後要天天這樣做哦!」、「你早上看到鄰居爺爺會主動問好,真是有禮貌!」如此,孩子可以從讚美中慢慢理解哪些是良好正確的行為,也會樂於繼續這樣做。
秘方 9 欣賞孩子長處,少一點比較。
每個孩子生來獨一無二,擁有不同的特質和長處,例如有的孩子細心、能記得事物的細節,有的孩子口才好、很能與人溝通,父母應該欣賞自己孩子的優點,鼓勵他發揮長處。「相信每個孩子只是特點不同,而非真正有優劣之分,」英國教育家赫伯特.史賓賽提醒父母。
而且,不必要的壓力和挫折常是比較來的,例如拿單一的標準對孩子吹毛求疵,或用考試成績斷定他未來的成就。
秘方 10 讓孩子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遭遇失敗時,不容易喪失自信,也比較會勇敢爬起來再嘗試,不會一直陷在難過的負面情緒裡。而且,安全感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樂於四處嘗試最有力的支持後盾。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自覺被父母疼愛、重視和欣賞上,「安全感是孩子了解即使追求成就失敗,父母依然會愛他們,」吉姆.泰勒指出,而且這種「愛」是不帶條件,不是他表現傑出、成績優秀,父母才會愛他。
如何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多稱讚、多對孩子說你愛他、撥出專屬孩子的時間陪他、讓他覺得自己在你心目中是重要的。
而當孩子碰上困難時,你能陪伴並協助解決問題,讓他曉得不論發生什麼事,他都能得到你的安慰和支援,而不是「世界上沒人關心我」,或只招來責罵處罰。
「圓滿的成功並非只問功成名就,而是同時擁有快樂和成功,沒了快樂,成功一點也不圓滿,」吉姆.泰勒的話,提供現代父母思考。
秘方 1 父母快樂,孩子才快樂
人的情緒會互相影響,若你總是帶著工作壓力、拉長著臉進家門,孩子看到了,也很難笑臉對你,更害怕跟你親近。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把白天的不愉快丟在門外,回家就轉換心境,不要還想著白天老闆如何刮你,
同事怎麼無理對你,以免脾氣失控,波及無辜的孩子。
如果你感覺情緒快爆炸,一點小事就惹你對孩子大聲吼叫,這時你不能再累積負面情緒了
,應該喘口氣,找些開心的事做,像看場喜劇電影、約知心好友聚聚,或找另一半兩人短期旅行,重新拾回生活樂趣。
更重要的是,饒了自己和孩子,放棄去當「完美父母」:包下所有事、要為孩子做到100分、規定他們按你的計劃長大、目標是培養十項全能而且樣樣比人行。
事實上,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應該自行學習摸索。你幫孩子做太多、限制太多,等於剝奪他獨立成長的機會。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這是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一份禮物,」教育學者吉姆.泰勒(Jim Taylor)強調。聰明的父母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你可以做的是陪伴、支持和不斷的鼓勵。
秘方 2 營造自家的幸福時光
愉快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生理、心理健康發展。父母可以努力的是,找一段時間,全家人一起做件親密開心的事。
例如許多國外家庭重視全家人一起用餐,在輕鬆氣氛下閒聊今天發生的趣事,且絕不在餐桌上數落孩子。
曾為知名主持人的趙寧,全家人喜歡在洗完澡後玩「堆烏龜」遊戲,他趴在最下面,太太和孩子一個個堆疊上來,然後大家一起開心歡呼。
另一位服務業女主管也說,她和先生孩子會一起躺在大床上,互相搔癢嬉鬧,常是他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現在孩子都大了,但全家人對這個遊戲仍樂此不疲。
秘方 3 用心聆聽孩子
要忙碌的現代父母花時間聆聽孩子確實不容易,但無論多忙仍應停下來專心聽孩子說話,不僅讓他覺得你關心他,而且從言語之間你會了解他的想法、感受及需要,發現他的生活課業是不是遭遇困難,需要幫助。
聆聽時的態度很重要。避免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或中途打斷他,否則孩子感到被否定,以為說了你也不聽,以後你大概別期望他再主動開口找你聊天、問意見了。
德蕾莎修女曾經說,「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值得警惕。
心理學有個「蚌殼理論」,要讓蚌殼吐沙,必須把它泡在溫水裡。成長中的孩子,N像堅硬的蚌殼,父母要營造一個適溫的環境讓他「吐沙」、傾訴心事;如果用力敲打蚌殼,為了自我防衛,它會閉得更緊,甚至永遠不張開。
上學途中、用餐時間或上床睡覺前都是傾聽的好時刻,全家人也可以玩遊戲來了解彼此、拉近距離,例如參考英國教育家赫伯特.史賓賽(Herbert Spencer)設計的「走入孩子內心世界的12張紙牌」──在12張卡片上列出一個問題或一件事,父母和孩子輪流抽出某張卡片,回答上面的問題,或做上面列出的事。
這12張卡片內容可包括:
*說一說你最不快樂的事。
*說一件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事。
*你對身邊某個人的看法。
*今年你最希望得到哪三件東西?
*你對自己哪些地方不滿意?
*哪一件事你很努力做,但結果不理想?
*擁抱一下你喜歡的人。
*深呼吸三次,放鬆一下。
父母可以自由設計其他的內容。
經由孩子的答案,你可以知道他對身邊事物的想法、他擔憂的事情等等,再進一步和他討論,協助他解決問題。
秘方 4 教孩子感謝並關懷別人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獲得快樂感的主要來源,是經常心存仁慈及感謝(kindness & gratitude),也願意關懷幫助他人。而教育專家也指出,要培養一個快樂優秀的孩子,先教他懂得感謝別人的付出。
美國最佳教師獎得主隆.克拉克(Ron Clark)在他熱賣的著作《優秀是教出來的》裡列出兩項「超基本」教條,都和感恩有關。一是他要求班上學生,每次老師送獎品,一定要說謝謝,不然獎品會被沒收;另外他告訴孩子在餐廳、旅館等地方接受別人服務時,要懂得惜福感恩,不要視別人的辛苦付出為理所當然。
最重要的是父母親身示範。如果你在別人為你服務時,把「謝謝」掛在嘴上、也總是真誠關懷家人朋友,給予幫助、甚至帶孩子當義工服務他人、捐贈物品給需要的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能養成感謝和關懷、助人的習慣。
秘方 5 讓孩子做有興趣的事
對有興趣的事物,孩子會主動學習,也願意花心力,不必旁人施壓鞭策,學習過程當然輕鬆快樂。即使碰上困難,也比較願意再嘗試下去。
去看那些在各領域成功出眾的人,幾乎都對自己從事的工作一直保持高度興趣,至於天分或學業成績優秀與否,不一定和未來成就直接有關。
以研究微中子(Neutrinos)成就傑出而獲頒1988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列德曼(Leon Lederman),曾告訴想放棄科學研究的學生說,「只有做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才可能成功。」他學生時代成績平平,但是對科學研究比別人狂熱,做起實驗廢寢忘食,最後列德曼的成就遠高過那些考試成績比他高的人。至於我國的李遠哲,當然也是埋首自己興趣而有成的例子。
秘方 6 多一點玩樂
別給孩子塞滿課程的時間表,他們的時間應該多點彈性和留白。
超量的課程和知識把他們弄得身心疲累,沮喪憂鬱,更且失去自我思考、向外探索及體驗生活中各種新奇趣味的機會。
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停掉一些你覺得孩子該學但他卻不感興趣甚至恨得半死的才藝課。這些時間空出來,讓他讀想看的書、拿筆塗鴉、在公園草地上奔跑翻滾、爬山戲水、和鄰居孩子來場球賽,甚至什麼也不做,只是發呆,自由思索,盡情發揮想像力,許多精采獨特的創造力因此能冒出來。
秘方 7 玩得愈多,學得愈多
讓孩子玩樂並不是浪費時間,事實上,「玩」是讓孩子均衡發展的最佳方法。
研究指出,玩對孩子的好處很多,包括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培養及激發想像力、訓練注意力、發展社交能力等等。
不過,教育專家強調的「玩」是:
*孩子覺得有趣、享受,而不是呆板、無聊。
*孩子能即興、自發,自行選擇,而不是父母強迫去玩或指定玩的內容。
*沒有明確目的,不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才玩。例如為了提升智商給孩子玩益智玩具。
*孩子會主動參與,而不是被迫或興趣缺缺。
*某種程度脫離現實,帶有想像力。
任何人都喜歡聽
秘方 8 經常具體讚美孩子
讚美勝過批評,只要回想一下你被稱讚時曾有過的快樂及成就感,你就永遠不會吝嗇讚美你的孩子。
除了用「你好棒」、「你做得真好啊」這些比較模糊的字眼,你應該更具體點出孩子哪裡做得好,值得鼓勵。例如「你這幾天都自動寫功課,不用人催,好棒呀!以後要天天這樣做哦!」、「你早上看到鄰居爺爺會主動問好,真是有禮貌!」如此,孩子可以從讚美中慢慢理解哪些是良好正確的行為,也會樂於繼續這樣做。
秘方 9 欣賞孩子長處,少一點比較。
每個孩子生來獨一無二,擁有不同的特質和長處,例如有的孩子細心、能記得事物的細節,有的孩子口才好、很能與人溝通,父母應該欣賞自己孩子的優點,鼓勵他發揮長處。「相信每個孩子只是特點不同,而非真正有優劣之分,」英國教育家赫伯特.史賓賽提醒父母。
而且,不必要的壓力和挫折常是比較來的,例如拿單一的標準對孩子吹毛求疵,或用考試成績斷定他未來的成就。
秘方 10 讓孩子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遭遇失敗時,不容易喪失自信,也比較會勇敢爬起來再嘗試,不會一直陷在難過的負面情緒裡。而且,安全感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樂於四處嘗試最有力的支持後盾。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自覺被父母疼愛、重視和欣賞上,「安全感是孩子了解即使追求成就失敗,父母依然會愛他們,」吉姆.泰勒指出,而且這種「愛」是不帶條件,不是他表現傑出、成績優秀,父母才會愛他。
如何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多稱讚、多對孩子說你愛他、撥出專屬孩子的時間陪他、讓他覺得自己在你心目中是重要的。
而當孩子碰上困難時,你能陪伴並協助解決問題,讓他曉得不論發生什麼事,他都能得到你的安慰和支援,而不是「世界上沒人關心我」,或只招來責罵處罰。
「圓滿的成功並非只問功成名就,而是同時擁有快樂和成功,沒了快樂,成功一點也不圓滿,」吉姆.泰勒的話,提供現代父母思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