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自在


 ■ 聖嚴法師


諸位一定聽說「人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既然確定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那遇到不如意的事,不正符合我們心中的理解和認知,這不就是「如意」?比如說我到臺大醫院看病,看病時我的心裡已經有準備,人一定會生老病死,有病是正常的,有了病一定會痛苦,不接受痛苦,痛苦就多一些;願意接受它,痛苦就少一些。


如何做到真正的身心自在?有的人在觀念上可以做到自在,一旦臨到有狀況、有問題的時候,雖然知道觀念和道理,卻沒有辦法自在。我認識一位老先生,他學佛,用佛法寫書、演講,七十多歲時老伴往生了,他告訴我:「我的老伴走了,我不能活了。」我說:「你學了幾十年的佛,這樣是很顛倒的。」他說:「法師,因為你沒有太太,無法體會我的心情啊!」我想請問諸位:假設你的另一半往生了,你會怎麼樣?你如何處理自己?那個時候,人通常都很悲傷,沒有辦法自在,怎麼辦?


這時可以運用禪學的方法、禪學的觀念。禪學的觀念是什麼?就是要知道身心是無常的,環境也是無常的,變好、變壞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沒辦法抗拒和逃避這些現象,就應該「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四句話是我在演講時經常講的,很有用。遇到狀況,好好面對它,面對、接受了以後還要去處理,處理以後就坦然接受,心裡不再怨天尤人。


有了這樣的觀念,是不是種種難受的、不平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平衡?不一定,一定還要再下一點功夫,這就要運用禪學的方法了。禪學方法就是放鬆身體的神經、放鬆肌肉。現在請大家把兩隻手輕鬆放在膝蓋上,眼睛閉起來,身體輕鬆地靠在椅背上,眼球不要用力。當我們思考的時候,眼球是用力的;做觀察的時候,眼球也是用力的;甚至講話的時候,眼睛也是用力的,一旦眼睛不用力,頭腦就是輕鬆的。眼球不用力就好像快睡著了一樣,頭腦裡什麼牽掛都沒有。


接下來肩膀不要用力、兩隻手不要用力、兩條腿不要用力,只有身體坐在椅子上、背靠在椅子上的感覺,其他的都沒有。還有小腹也要放鬆,不要緊張,通常我們在思考、工作、跟人講話的時候,小腹是緊張的;當小腹放鬆,我們身體的神經、肌肉、關節都會放鬆。然後,請開始體驗自己的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請大家不要控制呼吸的長、短、深、淺,只知道呼吸自然地從鼻孔進和出的感覺。鼻孔的感覺就是在鼻孔部位,不要去想肺部、胸部怎麼樣,也不要去管呼吸吸到哪裡,只要體驗呼吸在鼻孔出和入的感覺。


禪學的方法就這麼簡單,從眼睛閉起來、眼球放鬆、肩頭放鬆、小腹放鬆、手放鬆、腳放鬆,專注體驗呼吸,覺得非常舒服。當身體放鬆以後,我們的身、心是調和的,心裡就不會去跟自己產生衝突,身體也不會有太多負擔,進一步體驗到身心和環境是統一的,和宇宙是統一的。禪的最高境界,是體驗到身心、環境、宇宙都不存在,雖然說不存在,其實處處都是存在,感覺到任何地方都是你自己,卻沒有覺得哪個東西是你自己,如果到了這樣的境界,就非常地自由、自在了。


以上的內容,一般人都會講,但講了之後卻不一定有用,如果經常練習、訓練這樣的觀念才有作用;如果只是有觀念,自己卻沒有訓練自己,就會像我剛才講的那位老先生,他的夫人往生了,他也沒有辦法活下去。如果有禪修的觀念、禪修的方法,也許心裡還是覺得不捨,但一定不會那麼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