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己對英國小學的教育相當好奇,於是便以此為碩士論文主題。因為之前曾在倫敦的一所公立小學當了好幾個月的義工,對學生和整體環境都相當熟悉,於是主動和學校聯繫,希望能以他們的學校來做為我的論文觀察對象。


 這所小學裡每間教室的基本擺設都一樣,雖然和先前所觀摩的幼稚園是完全不同的機構,兩者的擺設卻非常類似。一間教室裡大概分為兩個區域:一區是有地毯的閱讀遊戲區,另一邊擺放課桌椅,連孩子們放作業的抽屜都和幼稚園的類似。小學的教室環境和幼稚園類似的好處是──孩子進入小學學習時,對於新環境比較容易適應。


現在就來看看這所小學的教室擺設。
教室中的桌椅依照不同班級的規定,多半採取分組座位擺放,大部分時候孩子們都沒有固定的座位,所以不同的課堂,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位子;地毯區除了是孩子閱讀的場所之外,更多時候是讓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和老師討論的好地方。


閱讀區,還擺放了溫馨的絨毛熊。孩子完成學習單後,可以到這裡閱讀課外讀物。


從教室布置可以看出許多有趣的事。每間教室裡都有的主題布置有:孩子們的照片、數學或語文的主題、教室規則……雖然主題相同,每間教室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唯一完全一樣的海報是下圖這張教導孩子規矩的表格,是老師對不守規矩的孩子給予的警告程度,越下面的越嚴重:1.給予警告,2.遵照老師的指示移動座位,3.請孩子到別的班級去,4.喪失遊戲時間,5.請孩子當小組長。



牆壁上貼著全班可愛孩子的照片。下面一整個櫃子裡放著各個科目的習作本,孩子雖然也有書包,但是非常地輕薄,大部分時候也都不用帶書包上學!


我所觀摩的這所英國小學真真實實的是「零體罰」。孩子上課不守規矩,老師會先以眼神或口頭告誡,如果狀況沒有改善,老師就會調動孩子的座位,再糟一點的就是請孩子去別的班級坐一會兒。在我觀摩的這段時間,從來沒遇到過4或5的狀況,因為孩子在被請去別班之前就已經學乖了!


這樣的教育態度立基於英國人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該負責的事情。如果學生本身沒有意願上課或不專心,那麼他應該為自己負責,而且不應該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也因此,體罰是不合理的,是被禁止的;但是,英國也並非一直就是這麼尊重孩子的!英國在十八世紀剛創立公立學校時(一八三○年設立第一家公立小學),許多孩子在學校裡面對的是極嚴苛的體罰和體力勞動!經過一百七十多年來不斷地檢討和改革,才有現在的教育環境。


近年來,英國中小學最特別加強宣導的是──防治校園暴力(Stop bullying)。雖然我觀摩的這所學校的學生完全沒有肢體上或言語上的暴力問題,也沒有黨派問題,但實際上學生結黨欺負人的狀況一直都存在英國校園裡。現在,這樣的問題能受到重視和宣導、改進,實在是件好事,也可以讓我們引以為鏡!其實,不論在哪裡,大家同樣都為了孩子在盡心盡力!


其他值得注意的布置還有:每一間教室裡都有約兩個擺放著各式桌上遊戲和玩具的櫃子,孩子在休息時間或完成作業後,除了閱讀也可以經由老師的同意玩自己想玩的遊戲;當然這些遊戲都是經過挑選、兼具寓教於樂的功能!


從每間教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每位老師的用心,而從整體的環境更可看出這裡的國小教育是期許孩子能在這樣的空間學習基礎知識以及發展思考能力。期待台灣的孩子也有機會在這樣一個自在的環境裡,以自己的速度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