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走遍天下


From : 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


原始的人類社會遵循的仍然是叢林法則,也就是弱肉強食,所以愈原始的社會,就愈崇拜「力」。這一點,仍存在於小孩群中,年齡愈長則愈進化,單純的肌肉力量的影響也就愈小。


但其實不是「力」的本質變小了,而是物理的力轉化成為其他形式的力。


精神上的權威是其中一種,通常作用於政治上。「槍桿子裡出政權」,武力肯定是形成國家的初始力量。然而,「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得了天下卻仍用武力(或白色恐怖等強制力)統治,那就會變成暴政,而「暴政必亡」!古時候的皇帝之所以能夠讓臣民俯首順從,除了掌握武力之外,還刻意營造出一種高高在上的權威感──物理的力有其極限,而精神上的權威卻能令人莫測高深。此所以除非人民苦到活不下去了,通常不會有造反的念頭。


法律是另一種「非物理」的力量形式。「法為王者與天下共」,是君主與人民的一種「契約」,於是法律乃成為一種「全民共識」,誰要違背了法律,就成為「人民公敵」,包括皇帝在內,皇帝違背法律也會遭到「天下共棄之」。


道德與宗教也是人類社會獨有(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和法律一樣,道德與宗教源自人類社會的「群體約束力」,而宗教同時也具有「精神上的權威」要素。


人類社會中的這些「力」,都投射在小說當中,《西遊記》中的仙佛魔怪其實也都和人類一樣思考,一樣行為。


神仙社會的力,稱為法力。能夠修煉並存在於身體之內,可以隨意念施為的稱為「法身」,例如孫悟空、牛魔王、二郎神的變化萬端,而「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就顯示了法力的高下;存在於器物中的稱為「法寶」,例如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太上老君的金鋼琢、觀世音的淨瓶、羅剎女的芭蕉扇……等,而黃眉怪偷了彌勒佛的「人種袋」,卻能將六丁六甲、二十八宿、龜蛇二將,以及國師王薩座下小張太子、四大神將等,通通「裝」了進去,則是法寶的高下。


法力高下決定權力高低,此所以孫悟空大亂天宮,▲打得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乃啟覬覦玉帝寶座的念頭,對著如來佛說「▲強者為尊該讓我」、「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但是如來佛卻「開示」悟空,皇帝不光是力量大就可以當的:


▲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


★〈歷史教室〉政權轉移的充分條件
  
古時候的皇帝都有著「天命」,意謂著「人力不可以改變」。但是,「民以食為天」,一旦大飢荒發生,人民失去了「天」,「天命」就不再被人民接受。這是政權轉移的第一個充分條件。
  
最早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無節制的徵用民力,導致人民「力耕不足糧饟,女子紡織不足衣食」,結果「民愁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與他作風相仿的是隋煬帝,他的老爹隋文帝結束南北朝,更創立了「開皇之治」,留下豐厚遺產,卻因隋煬帝「驕怒之兵屢動(征高麗),土木之功不息(開鑿大運河)」,大飢荒發生,饑民「初皆剝樹皮以食之,漸及於葉皮,葉皆盡,乃煮土或搗蒿為末而食之,其後人乃相食」。然而,秦始皇在世時,天下仍不亂,隋煬帝卻身亡國滅。二者的差別端在於:秦始皇的個人權威極重,而隋煬帝卻鎮不住局面。因此,「君王失去權威」是政權轉移的第二個充分條件,亦即「天命棄之」。


但是,東漢的桓、靈兩位昏庸皇帝,還有晚唐一堆失去權威的皇帝,都拖了幾十年才亡國,又是為什麼?於是產生了第三個充分條件:要有「建立武勳的臣子」(篡位),或「召群眾的英雄」(革命),也就是「天命」換人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