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大學培育人才能配合就業需要?
From : 總裁學苑週報
作者: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這一次空前的金融海嘯所帶給台灣失業情勢之衝擊,可說又急又快,尤其令人感到驚駭者,在於失業者的結構,依統計,大學生的失業率居各學歷層之冠。論者認為,一方面固然由於就業市場中白領者所占比重已超過60%;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這些年來高等教育所培植的白領人力,存在有學非所用和用非所學的困境。值得探討的是,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困境?
在此認為這和國內大學的組織架構大有關係。
談到大學和培育就業人才間的關係,首先就會遭遇到大學的定位這一問題。傳統上,人們對於大學是否應該配合就業或職場而培育人才,就有不同意見。誠然,居於大學核心地位的文理和藝術(Humanity, Sciences and Arts)領域確有其文化和社會上的價值,所堅持和發展的,屬於學術的理由,而不是為了就業。然而在現實上這些領域畢業的學生仍然要面臨就業問題。至於如何在學術和就業兩方面的需求加以調和,應屬於一國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問題,不擬在此申論。
不過不可否認者,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卻有一塊,所追求的卻是不折不扣為了培育就業人才,如醫師、會計師、建築師、律師、公共衛生、社會工作以及管理人才,也就是所謂的「專業人才」(professionals)。在本文中所要探討的,就是這類人才的培育問題。
首先,就業市場所需要的這類專業人才,一般有兩種特色:第一,隨著社會進步,因而所需要的這類人才,是十分多樣的。重要的是,這種多樣化並非依學術領域之分類,而是必須配合就業市場上之人才分類──尤其是產業分類。因而在這方面的人才培育和大學內傳統的學術性所系分類經常是杆格不合的。其次,職場所需的人才種類,不但多樣,而且變化迅速,然而大學在傳統系所結構下,一般也趕不上職場需要的改變。
有關大學在目前體制趕不上職場改變,緣自大學內所系改變之動力,多源自基層單位之努力與爭取。這種改變除了必須獲得行政部門之同意與支持外,更重要的,它必須經過各級系院和校務會議之通過。其中往往最困難者,在於通過「校務會議」這一關。凡是有實際經驗者都會發現,由於校務會議之成員組成性質,與會者對於此種變革,往往就其可能帶來本單位之利害關係而決定所採立場,並非基於該種改變與外在環境間之關係。這種傾向在目前所謂「總量管制」辦法下,尤其顯著。何況在這種成員背景十分複雜的場合,與會者未必對於某種變革都有足夠的瞭解。
要靠目前這種系所調整的作法以適應職場改變,除了上述困難外,基本上所採行者一般是局部性的和個案的;而且一次調整後,不知下次何年何月再行改變。因此為真正強化大學培育社會所需人才能力,必須從新定位大學專業學院者人才培育性質並配合調整其組織。
首先,配合外界環境之急劇改變,組織必須內建有對於就業環境偵測與探究之能力,並有將此種資訊應用於調整本身任務與作法之機制。此種環境偵測能力與調整機制,都是屬於策略性、持續性的,在現行組織中似乎是找不到的。
其次,真正發揮「學程」(program)設置之作用。由於此種教學單位不是建立在學術領域之分類上,可配合社會需要而調整,其課程內容可跨院系範圍,不受系所限制較為靈活,有利於專業人才之培育。
儘管目前大學法中已承認此種「學程」之教學單位,問題在於,有關學程之組織地位及結構往往仍然比照學系,而未配合「學程」特性另行設計,在這情況,徒有「學程」之美意恐怕也是枉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