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學生歡迎的輔導──乖乖椅


From : 寶瓶希望教室


如果孩子的表現一直不穩定,該鼓勵、該讚美、該勸導的話都說盡;唸也唸過了,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那該如何是好呢?老師啊,千萬不要落入「體罰」的迷思。我想,乖乖椅是個隔離師生情緒的不錯方法。


 


乖乖椅很像是一般所說的「特別座」,但是不同的是,乖乖椅一定要設在老師座位的旁邊。如果我的座位旁邊比較空曠,乖乖椅就會緊鄰在我旁邊;如果不太方便,乖乖椅就會在我的前面。乖乖椅並不是一種「處罰」,我覺得反而是一種就近照顧的「輔導」。


由於乖乖椅就在老師的身邊,老師可以隨時觀察到這孩子現在又在做些什麼事,隨時給予正確的提點:「坐姿坐好一點……椅子靠進去一些……課本拿出來啦……哎呀,上課講話要舉手……」


老師也可以隨時跟他聊個小天、噓寒問暖一番。讓「需要被老師關愛」 的孩子,可以與老師有更親近的接觸。同時,老師在無形中散發出來的「身教」,更無時無刻的影響這位孩子。


所以我們要著重於「輔導的歷程」,而非著眼於「孤立」或是「處罰的效果」。既然它是一種輔導方法,不要讓孩子有負面觀感是很重要的。


通常坐到乖乖椅的孩子,坐沒兩天,行為表現上就會變得乖乖的,甚至還比其他同學來得好。有時坐在乖乖椅上的孩子會轉身過來,貼心的幫老師許多的小忙,例如:發作業、跑跑腿……善良得跟天使沒兩樣。


最近我還想了個小撇步,增加這種行為改變的效果──那就是在乖乖椅的桌上,再貼上一個透明夾,將當事人所寫的反省單放在透明夾中,讓他們隨時可以看到反省單;也讓這張反省單時時提醒著他們自己──記住當時真誠面對自己的反省心,也記住當時立志想改變的決心。


通常幾天後,就會換另一個孩子前來讓老師「照顧」一下。


但是,偏偏有些孩子叫他們回去時,怎麼也趕不回去。問他們為什麼不回去,孩子會說:「因為坐在這裡很好玩,還可以跟老ㄙㄨ聊天……」


孩子呀,我只能說,你們實在是太「可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