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容易穿錯,白襯衫是一個很好的服裝單品,不論是正式的上班會議、休閒的場合都很合適,幾乎每個品牌、每個設計師都一定會推出白櫬衫的單品,像香奈兒他們出很多大衣外套很知名,但外套裡面一定要有內搭,所以他們其實有不少很精彩的作品,比如採用緞面的白襯衫,就很華麗、很有宮廷感。以我自己來講,我通常會選擇比較華麗一點,或者是說比較重視立體剪裁的作品,太過正式的白襯衫,比如立領的,我幾乎是不會選擇。


觀察設計師的作品,我一定會先從布料開始看。很輕的雪紡、有光澤的緞,甚至是厚的棉、薄的棉、有立體感的麻,不同的材質做出來的作品感覺都很不一樣,所以我們就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穿白襯衫比較挺、或者有些人穿起來很shine,差別往往在這裡。


輕盈的、帶著些許光澤的材質,再搭配立體剪裁的設計,是這一兩季比較常看到的手法,從上衣到裙子都有這種傾向,但是不會全身都採用光澤的材質,可能是上衣或是單純裙子。


不過要選什麼樣的料子,還是要考慮自己的生活型態,比如絲料的衣服,容易刮傷,可能就不太適合像我這種時常在外活動的人,比如說,我常常會用手撐著頭想事情,手肘這邊常會磨到,所以我就不太會選擇絲料的材質,就算要選,也會買手肘這邊有加強設計的作品,有些人會選擇麻的,但我覺得穿麻料的人,通常希望呈現一種山林隱士的感覺,像我就不是這種人,一般來說,我還是偏好選擇帶有光澤感的棉質材料。


以女裝來說,現在年輕的設計師,特別是日本派的,他們對於女人的白襯衫想法就很多,當然,還是一定會先選材質,來造成不同的垂墜度,因為現代的時尚很講究立體剪裁,再來就是在立體剪裁的基礎上,玩一些複雜的手法,像是從左邊勾過去,再從右邊穿出來,不然就是很多的滾邊細節之類的。


這幾年很流行在服裝的結構上藏空間,像是John Galliano (Christian Dior的首席設計師),他就常玩這種手法,不只是白襯衫,在外套的設計上也是如此,所以你會看到很大的袖子,再拉起來看,其實是一個方盒的形狀,像是在玩一個方塊,或者也可以說是一個布套,放下去之後有不同層次的皺摺。這種複雜的手法並不容易玩,因為穿起來會有不一樣的垂墜效果,在有些人身上,穿不好就會顯得很累贅。


複雜立體剪裁的潮流,真的可以說是日本設計師帶起來的,歐洲設計師對於女性服裝的觀念,還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古典傳統,線條上一定講求豐胸細腰,但自從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及川久保玲(Rei Kawakubo)跑到法國去發表作品,呈現東方包裹的、複雜的、穿透的、以及沒有曲線的傳統,讓許多西方的設計師看見不一樣的的設計觀。他們率先提出這樣的概念,陸陸續續被歐洲設計師接受,立體剪裁也形成一個派別,從整個時尚產業的發展來看,日本派設計師的確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


歐洲設計師的底子相對比較好,所以整個發展就很快,拼拼湊湊一片接著一片,版型複雜到可以說是恐怖,以襯衫來說,最正規的作法就是前面兩片,後面一片,加上兩個袖子,大概就五片的結構,可是你去看歐洲的作品,一件五片就可以做好的櫬衫,可以發展四十片,甚至八十片的結構,所以你說他們東西為什麼貴,就是貴在細節,透過不同的拼接手法呈現不一樣的美感。


如果要推薦白襯衫的品牌,我會選擇另一個同樣以不對稱立體剪裁的聞名的日本設計——川久保玲,相較於山本耀司的作品,大概70%都是黑色為主色,她的白色作品就比較多,雖然其他新銳設計師也有表現很好的,但川久保玲畢竟資歷比較深。


如果只是基於「需要」,就不需要談設計,但顯然的,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一個講求個人風格的年代,每個人都想要展現自我的風格,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但這種不一樣不是展現在一眼就看穿的形貌,而是在一些細節之處,就是因為這股動力,才會讓看起來最簡單的白櫬衫,也有很多趣味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