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中國遠自東漢開始,即和阿拉伯人來往;雖然自七、八世紀開始,伊斯蘭信仰即已進入中國,但縱使直到今天,人們對阿拉伯人以及伊斯蘭信仰的認識,卻依然極其貧乏。


我們不知道遠自唐代開始,即有大批來自阿拉伯、中亞、波斯的伊斯蘭信徒,到了中國各地定居,並在歷史的變動中形成了一個「種族」來源複雜,但宗教及生活方式卻相近的「民族」,它就是所謂的「回族」。


我們不知道所謂的「回族」,在中國歷史上曾扮演過多麼重要的角色:我們是從他們那裡學到阿拉伯數字的;元代以北京為大都,都城的規劃改進,即有許多出自阿拉伯建築匠師之手;我們不知道元代的泉州,由於來自海上的阿拉伯人大舉通商,使得這個港口城市成了當時全球最大的商港;我們當然也不會知道,明朝朱元璋的江山,一半以上都是回族幫他打下的,他的開國功臣如常遇春、胡大海、藍玉、沐英,個個都是回族,當然更別說後來下西洋的鄭和了。而在文化藝術方面,我們當然也不會知道,著名的「海瑞罷官」這個故事裡的海瑞,即是定居海南島的阿拉伯人後代;《聊齋志異》的作者施耐庵,似乎也是泉州阿拉伯人的後代,後來因泉州戰亂而搬到了山東。我們甚至可以猜想,今天台灣有許多祖先來自泉州的人,說不定有些也有阿拉伯人的血統。當然,小說家白先勇是回族,知道的人可能就比較多了。


回族和伊斯蘭信仰,在古代曾扮演過重要角色。可惜的是,自清代以後,由於清朝政府的種種錯誤,未曾妥善處理回族及其信仰問題,遂使得「回亂」不斷發生,而回族也就在不斷的抗爭與鎮壓下日益地邊緣化,而人們對回族及其宗教信仰,也就愈變愈陌生。也正因此,遂使得我們縱使到了今天,無論學者或媒體,都還在將他們的宗教稱為「回教」,而不能與時俱進的改稱「伊斯蘭」或「伊斯蘭教」;當時更不懂得稱他們的教友為「穆斯林」,而祇因循地稱為「回教徒」。由對別人的稱呼裡,可以看出對別人是否關心,在「回教」這樣的稱呼裡,顯露出了我們的不關心。在這個「九一一」後的動亂裡,或許我們已有必要改變以前的不關心,而第一步可能即是別再用明代以來所稱的「回回教」或「回教」,而改稱更符合現代稱呼的「伊斯蘭」或「伊斯蘭教」。


一般而言,在語言的實用上,當人們對某件事物命名時,都會根據該事物當時被認知到的屬性為主要的參考點。例如當清末西方宗教大舉進入,一般百姓遂普遍稱之為「洋教」,指它是洋人的宗教。後來隨著人們的理解略增,遂又有了諸如「上帝教」、「耶穌教」之類的稱呼。比較現代的稱呼如「天主教」、「基督教」等,都要到了更晚的時候始告出現。


這就是「命名」(Naming)的邏輯,也是「命名」經常顯露出認知不足的原因。以「回教」和「回回教」為名,大體開始於明代,當時稱「回族」為「回回」,因而遂將他們的宗教稱為「回回教」或「回教」。這樣的命名當然不能算錯,因為它的確是「回回」的宗教。但這樣的命名卻有著極大的盲點,那就是信「回教」的人,並不是祇有中國的「回回」而已,對廣大的也信這種宗教的外國人,「回教」之名顯然就錯了。因此,「回教」或「回回教」之名,乃是古代中國根據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造成的盲點,它已不符現在的需要。據知,早在一九二○年代,北京各大學的回族學生即已有鑑於此,因而成立了他們的組織「伊斯蘭學友會」,「伊斯蘭」之譯名開始出現,這是個比「回教」或「回回教」更好的名字。


「伊斯蘭」或「伊斯蘭教」,優於並不準確的「回教」和「回回教」,有許多值得辨證的理由:


首先就所謂的「回族」這個概念而言,由它的發展即可看出這個「民族」的稱呼並不嚴謹。遠自唐代開始,由於「絲路」及「海上絲路」發達,古大食、古波斯,以及中亞的穆斯林,遂相繼抵達中國,其一是由波斯經阿富汗、新疆天山南北路,而到青海、甘肅、長安;其二則是由波斯灣、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再經麻六甲海峽、南中國海,到廣州、泉州、杭州;其三則是由波灣出海抵達印度,而後再由安南抵達雲南,這條路因較漫長艱難,較少人採行。這些異質但又同宗教的人,在當時稱為「蕃」及「蕃客」,他們的禮拜之所,稱為「清淨寺」。


除了商人之外,唐代為了平定安史之亂,曾向中亞西域各國借兵,亂平之後亦對這些友軍極為優容,讓他們到中原地區定居。龐大的伊斯蘭人口遂告形成。這種局面到了宋代更甚,宋代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中即稱:「今回回皆以中原為家,江南尤多。」及至到了元代,其軍隊中有大量來自波斯和中亞之人,屬於比蒙古人低,但卻較漢人等為高的「色目人」,他們被編為「探馬赤軍」,分散在中國各地,後來的《明史》中遂曰:「元時回回遍天下。」除了中原各大城市與港口外,諸如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等亦多,甚至遙遠的雲南亦不例外。他們的宗教,當時被稱「清教」或「真教」。到了明代,由於開國有功,聲勢更盛,「回回」無論人口及範圍也都擴大,甚至漢人也都藉通婚等方式成了它的宗教成員,所謂的「回回教」與「回教」之名亦告形成。明末清初,由於《清真大學》、《清真指南》等著作的出現,強調「清淨無染」,「至清至真」、「真主萬有獨尊,謂之清真」等概念,因而又有了「清真教」和「清真寺」等名稱。


由上述發展,可以看出將「回回」視為一個「民族」,其實是相當鬆散的。「回回」的種族成員複雜。但因宗教相同,其實乃是一個「宗教社群」,將它視為漢滿蒙回藏的五族之一,除了有政治號召的意義外,在種族與民族的概念上並不一定能站得住腳。因此,將這種宗教稱為「回教」,也就更可商榷了。「回族」是一個多種族但卻同宗教的群體,但因它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中亞甚或更西的外國人,在保留宗教,但許多生活方式則漢化,甚至姓名也漢化,其中以馬姓最多,因而有「十個回回九個馬」之說。合理的推斷是,今日所稱的「穆罕默德」,以前被稱「馬罕默德」,因而在姓名漢化的過程中,遂以「馬」為姓,此外,若干特殊的賜姓如鄭、李、王、張;以及根據中亞姓名而簡化出來的姓,如賽、薩、哈、海、鐵、沫、丁、翦……等,也多被回族選用。


將這種宗教稱為「回教」,因而並不準確,也不能用於其他信仰這個宗教的外國人。這個宗教,其阿拉伯文名稱為 El Islam,字源為selam,意為「平安」、「和平」、「安寧」,它具有:(一)皈依、服從。(二)使人和平、安寧。(三)接受此宗教成為信眾等三重意義。根據一般習慣,稱之為「伊斯蘭」,或許更為恰當。這也是近代比較嚴格的宗教及知識討論,已少用「回教」或「回民」,而逕稱「伊斯蘭」與「穆斯林」之原因,可惜的是,在絕大多數媒體上依然根據舊習慣而稱「回教」。


阿拉伯人以及伊斯蘭文化,儘管曾和中國文化有過密切的關係,而且做出過極大的貢獻,但到了近代,由於回族的邊陲化,而伊斯蘭文化也在西方強勢的擠壓下被不斷歪曲,遂使得我們也對它們更加陌生且不關心,經過「九一一」之後,或許我們已該有所改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親德青少年班 的頭像
    親德青少年班

    崇德文教基金會三重區親德青少年班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