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章 英語學習逆向法


3.1a 英語學習收效不大的原因[1]
 


  1.什麼時候補都來得及


  不少人的英語學習成績差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形成的。初中一年級剛接觸英語時,一般人都懷有很大的好奇心,喜歡學英語,但是很快就會分化。有的學生學得好,他們越學越喜歡英語;有的學生學得不好,他們對英語的好奇心很快就會消失,慢慢地會害怕上英語課,而且是每前進一課,對英語的害怕程度就增一分。


  形成這種分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初中一年級第一學期時是不是重視語音知識的學習和課文的朗讀背誦,能不能做到學一課會一課。如果能,英語成績一般都比較好,一個學期一個學期地學下去,水平不斷提高,越學越喜歡英語,整個學習成為一個良性循環過程。如果不重視語音知識的學習和課文朗讀,沒有做到學一課會一課,英語成績就不會好。


  如果說上初中第一課時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的話,隨著一課一課地向前推進,距離就慢慢地(一個詞一個詞地,一課一課地)拉開了。第一個學期英語成績好壞的分化不是很明顯的,但是兩個學期,三個學期以後就明顯分化了。基本沒有掌握語音的學生,在初中階段也許考試還能及格,但是學習中很被動,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對於英語的好奇心很快被厭惡情緒所取代。


  大家都從字母開始學,用的是同一課本,由同一老師教,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分化呢?有的人認為是家庭英語環境決定的,家裡有人會英語,孩子的英語就學得好,否則很困難。其實在錄音機和教學磁帶如此普及的今天(起碼對於大部分城市裡的學生是這樣),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聽到標準的英語聲音嗎?不是有很多來自農村的學生英語學得很好嗎?看來關鍵在於學習語音這一步是否邁得好。如果第一步邁得不好,跟不上,而又不能及時補上的話,則可能會陷入步步跟不上的局面。


  有的學生基礎不紮實的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上高中,上大學,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被動程度和苦惱程度也隨著學歷的提高而提高。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他們根本感受不到通過英語學習掌握異圖文化的樂趣,他們感受到的永遠是不堪忍受的英語學習負擔和昔惱,一旦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則不但在英語學習上很難再取得進步,而且可能影響整個學習。由於英語是主課,是開學考試中得務和失分的關鍵所在,英語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必然要把大量時間花在英語上,從而也就影響了其他課程的成績。英語學得好的人在考試中靠英語得分,而學得不好的貝(丟分。對於他們來說,如何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成了整個學習的主要矛盾。


  不少中學生和大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基礎英語不紮實,想補,卻又認為來不及了。其實只要下決心,什麼時候補都來得及。只要踏踏實實地把基礎英語知識補上了,很快可以取得英語學習的主動權)重新培養起對於英語的好奇心和興趣。


  不要脫離當前的課程去補習英語基礎知識,而要結合當前的課程去補,做到上一課會一課,能正確地逐詞逐句地朗讀課文,反覆朗讀,直到能背出來為止。只要這樣去做,不但可以跟上學習進度,而且可以很快取得英語學習的主動權,重新建立起對英語的濃厚興趣,使隨後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越學越愛學的良性循環。


  基礎英語知識不紮實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如能利用假期時間系統地補一補初中英語則效果更好。筆者曾以初中三年級英語課本為教材,幫助高中生和大學生在假期補習英語,要求他們模仿錄音帶上的聲音,反覆朗讀有故事情節的課文,直到能脫口而出地背出為止。每天學習兩個來小時,一兩個月下來,一般都可以背會十來篇課文。一旦能脫口而出地背出十來篇課文,他們就有中等程度的水平了,新學期再上英語課時,就不會那麼被動和苦惱了。他們在隨後的學習中仍然堅持學一課背一課,慢慢地成為同學中的餃伎者,在升學考試或CET-4和CET-6考試中獲得優良的成績。


  應該從現實出發,樹立起"什麼時候補都來得及"的思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親德青少年班 的頭像
    親德青少年班

    崇德文教基金會三重區親德青少年班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