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走遍天下


From : 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



前述第三個條件,印證了佛祖對悟空的說法──玉帝曾歷經大劫(猶如基督教的耶穌為人類捨身),是他能君臨天下的「理由」(事實上,玉帝本身就是「天命」)。


易言之,無論天界抑或人世間,徒力皆無以成功,必須在「理」字上站得住腳。事實上,「理」也可以視為一種力:說服力。


第三十七至三十九回,孫悟空要幫烏雞國王復生、復位,如果孫悟空憑力量打殺了那殺死並假冒國王的妖魔(文殊菩薩座下青毛獅子所化),「力」是足夠了,「理」上卻不好立足:「▲常言道:『拿賊拿。』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他與三宮妃后同眠,又和兩班文武共樂,我老孫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個罪名。▲」(怎麼說服烏雞國的皇室、大臣、人民?)。所以孫悟空煞費苦心按排:先引來太子,出示白玉珪,太子見了信物,仍半信半疑,孫悟空就教他回宮問母親。那正宮娘娘前夜得國王託夢,這下又見到白玉珪,乃吩咐太子去央請「聖僧」降妖。至此,孫悟空才得到了正式的「委任狀」。──無此,則「名不正、言不順」。
  
然後孫悟空哄豬八戒下井「撈寶」,一路尋上了井龍王的水晶宮,得回烏雞國王的屍體,向太上老君討來一丸還魂丹,救回了國王,然後入宮降妖,順理成章。


第五十二回,取經團隊受困金兜山,孫悟空求助於如來佛,如來佛看出那妖怪來歷,卻不願親口說出(打狗看主人),只好借降龍、伏虎二位羅漢之口,指點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好行者,說聲去,就縱一道觔斗雲,直入南天門裏,時有四大元帥,擎拳拱手道:「擒怪事如何?」行者且行且答道:「未哩!未哩!如今有處尋根去也。」四將不敢留阻,讓他進了天門。不上靈霄殿,不入斗牛宮,徑至三十三天之外離恨天兜率宮前,見兩仙童侍立,他也不通姓名,一直徑走,慌得兩童扯住道:「你是何人?往何處去?」行者纔說:「我是齊天大聖,欲尋李老君哩。」仙童道:「你怎這樣粗魯?且住下,讓我們通報。」行者那容分說,喝了一聲,往裏徑走。忽見老君自內而出,撞個滿懷。行者躬身唱個喏道:「老官,一向少看。」老君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幹?」行者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老君道:「西天路阻,與我何干?」行者道:「西天西天,你且休言;尋著跡,與你纏纏。」老君道:「我這裏乃是無上仙宮,有甚跡可尋?」


行者入裏,眼不轉睛,東張西看。走過幾層廊宇,忽見那牛欄邊一個童兒盹睡,青牛不在欄中。行者道:「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老君大驚道:「這孽畜幾時走了?」正嚷間,那童兒方醒,跪於當面道:「爺爺,弟子睡著,不知是幾時走的。」老君罵道:「你這廝如何盹睡?」童兒叩頭道:「弟子在丹房裡拾得一粒丹,當時喫了,就在此腄著。」老君道:「想是前日煉的『七返火丹』,吊了一粒,被這廝拾喫了。那丹喫一粒,該睡七日哩。那孽畜因你睡著,無人看管,遂乘機走下界去,今亦是七日矣。」即查可曾偷甚寶貝。行者道:「無甚寶貝,只見他有一個圈子,甚是利害。」
  
老君急查看時,諸般俱在,止不見了「金剛琢」。老君道:「這孽畜偷了我『金剛琢』去了!」▲


在此之前,玉帝清查天界「戶口」,沒查到「▲有星宿思凡下界▲」,而太上老君(即「老子」,是道家鼻祖,在道教中乃成為位高權不重的仙尊)輩份、聲望都崇高,玉帝與如來皆不願輕易開罪於他。若非孫悟空死纏爛找,發現「牛欄沒人」,老君總歸一句「西天路阻,與我何干?」就撇得乾乾淨淨。這下子是「拿賊拿」,也在理字上站住了腳──由不得太上老君不親自下界收妖了!


換一個角度看:唐三藏得觀世音傳授緊箍咒,「力」能制孫悟空,可是他總是「吃定」孫悟空,有力而不講理,「▲但有損傷就念咒▲」,也因此他在讀者心目中,從來沒有「領袖形象」。


★有理說直話,沒理說橫話
  
俗話說「輸人不輸陣」,是指面子問題,另一句「輸人不輸嘴」,也是面子問題。前者指的是排場,後者指的是抬槓。而抬槓不是一味「死鴨子嘴硬」,那樣最後結果還是輸,且會輸得很難看。抬槓的藝術在「有理說直話,沒理說橫話」(「橫」在字一語雙關,一個意思是「直、橫」對比,另一個意思是「蠻橫」的「橫」,破音字讀ㄏㄥˋ),即使理不直,也要氣很壯,但底線是「自己曉得何時該收場」。


第十五回,孫悟空護著唐僧往西行,來到鷹愁澗,澗中小龍(即後來的白馬)吞了唐三藏的馬,孫悟空託金頭揭諦往南海向觀世音菩薩求援。


▲那菩薩與揭諦,不多時,到了蛇盤山。卻在那半空裡留住祥雲,低頭觀看。只見孫行者正在澗邊叫罵。菩薩著揭諦喚他來。那揭諦按落雲頭,不經由三藏,直至潤邊,對行者道:「菩薩來也。」行者聞得,急縱雲跳到空中,對他大叫道:「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麼生方法兒害我!」菩薩道:「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麼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行者道:「你弄得我好哩!你既放我出來,讓我逍遙自在耍子便了;你前日在海上迎著我,傷了我幾句,教我來盡心竭力,伏侍唐僧便罷了;你怎麼送他一頂花帽,哄我戴在頭上受苦?把這個箍子長在老孫頭上,又教他念一卷甚麼『緊箍兒咒』,著那老和尚念了又念,教我這頭上疼了又疼,這不是你害我也?」菩薩笑道:「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係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從前撞出禍來,有誰收管?──須是得這個魔頭,你纔肯入我瑜伽之門路哩!」行者道:「這椿事,作做是我的魔頭罷;你怎麼又把那有罪的孽龍,送在此處成精,教他喫了我師父的馬匹?此又是縱放歹人為惡,太不善也!」▲


對象是觀世音菩薩,孫悟空怎敢如此灑潑!就因為那是觀世音「未交待清楚」,孫悟空才敢「得理不饒菩薩」──這叫做「有理說直話」。


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觀世音收伏熊羆怪」,黑熊精偷去了唐僧的錦襴袈裟,孫悟空去討,卻只能打個平手,無法取勝,於是一個筋斗雲到了南海:


▲這行者觀不盡那異景非常,徑直按雲頭,到竹林之下。早有諸天迎接道:「菩薩前者對眾言大聖歸善,甚是宣揚。今保唐僧,如何得暇到此?」行者道:「因保唐僧,路逢一事,特見菩薩,煩為通報。」諸天遂來洞口報知。菩薩喚入。行者遵法而行,至寶蓮臺下拜了。菩薩問曰:「你來何幹?」行者道:「我師父路遇你的禪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那裡鄰住,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雲下院,反來我處放刁!」行者見菩薩說出這話,知他曉得過去未來之事,慌忙禮拜道:「菩薩,乞恕弟子之罪,果是這般這等。但恨那怪物不肯與我袈裟,師父又要念那話兒咒語,老孫忍不得頭疼,故此來拜煩菩薩。望菩薩慈悲之心,助我去拿那妖精,取衣西進也。」菩薩道:「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於你。也罷,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行者聞言,謝恩再拜。即請菩薩出門,遂同駕祥雲,早到黑風山。▲


前次鷹愁澗放潑得逞,這次還想故技重施,卻被觀世音逮到「是你自己賣弄寶貝」──孫悟空原本是「沒理說橫話」,見被戳破,「慌忙禮拜」討饒,就是曉得自己收場──如若不知收場,就會「下不了台」,怪不了人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