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新運動,沙漠中生出綠洲
From : 遠見雜誌電子報
台灣的閱讀文化已經來到了最關鍵的年代。
2002年台灣出版業年產值達到430億元的歷史高峰,隨後受網路崛起影響,在四年內下滑到250億元,幾乎是腰斬一半。
根據《遠見》2007年閱讀大調查顯示,有1∕4的國人完全不看書、平均每個人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只有23分鐘。
這兩個分別從出版端和讀者端切入的統計數字,顯示了台灣面臨前所未有的閱讀大衰退!出版界都在問:「曾經擁有華文出版王國、華人教育重鎮雙重閃亮招牌的台灣,軟實力是否就此流失?逐漸變成閱讀沙漠?」
然而,就在大家都認為國人不愛讀書時,最壞的年代卻激發了集體憂患意識!
為了挽救閱讀風氣,近三、四年來可以說是縣市政府、企業、民間社團全體總動員,試圖引導民眾重新走入閱讀的世界,舉辦的活動也愈來愈有創意。
輔仁大學圖資系教授曾淑賢就觀察,過去這幾年台灣已經興起一股新閱讀運動,沙漠中生出綠洲,並在各個角落百花齊放!從0歲到90歲、從城市到鄉村、從學校到家庭,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閱讀活動,這是她在台灣圖書館界耕耘數十年所未見過的盛況。
其實,台灣擁有非常雄厚的閱讀根基。在2300萬人口的小市場裡,聚集上千家出版社,每年書籍出版一直維持在4萬種上下,人均出版量僅次於英國,排名世界第2;只要適當地推動,要化危機為轉機並非難事。
幼兒早讀活動,全家總動員 9月11日上午,台北市已有初秋的涼意,建國南路的市圖總館前面突然出現絡繹不絕的娃娃車潮,大批年輕父母推著自己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走進圖書館,數一數,15分鐘內竟湧入40幾輛娃娃車! 走進地下二樓的兒童演講室更是不得了,60幾位精心打扮過的幼兒在爸媽陪同下坐滿階梯型聽講習。原來這天是北市圖的「Book Start幼兒早讀活動」,專門給0~3歲幼兒參加,從學語期就親近書籍,並有機會和同齡小孩社交。
時間一到,志工先帶領唱跳童謠,小朋友們樂到吱吱叫,在歡樂氣氛中隨後展開本週童書《動物園》的說故事活動。三位志工兵分三路,不漏掉任何角落;一位以大型投影機解說故事,一位躲在小型布幕舞台後面操作動物布偶演出,另一位則是拿著童書來回在觀眾席穿梭,小朋友偶爾還會伸手把書抓來咬一咬。
現場簡直樂不可支,當獅子布偶吼一聲出場時,小朋友們尖叫出來!有人忍不住衝到台前,有人嚇得哭著被抱出場,有人則突然轉移注意力到對鄰座小孩身上,蹣跚走過去要摸對方的頭;甚至還有人剛好到了吃奶時間,抱住奶瓶躺下來邊喝邊聽。
「看起來有點混亂,但其實小朋友都把故事聽進去了,」北市圖推廣課課長王淑滿解釋,幼兒的專注時間最長只有三到五分鐘,坐不住,這也剛好給新手父母機會教育,在家說故事時不需要強迫小朋友靜下來,「親近書籍」是這個年紀培養閱讀習慣的要務。 新手爸爸蘇正宇從兒子六個月大就帶他來參加Book Start活動,已經連續三個月了。任職於金融業的他說,孩子在家變得很愛翻書,到動物園時也會對書上提過的動物特別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