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台後,第一場球賽


From : 寶瓶希望教室
 
記得小熊五歲剛踢足球時,我很煩惱的就是:小熊不夠積極、不具攻擊力、不aggressive,原來我的煩惱根本就是不需要的。
孩子會長大,以前小熊在足球場上的退縮膽怯,如今已經隨著體能的成長,煙消雲散。再一次驗證:萬物成長,都有自己的定時,當父母真的不用急啊!


上週五小熊上場比球賽了。回台灣半年多,我們離球賽已經好遠了。以前整個夏天幾乎都在棒球場上度過,今年我們卻一場球賽也沒有。可能是剛回國定居太忙,但更多的理由是:運動並不是台灣孩子生活的重心。


在台灣,常常遇到長輩問候小熊的話是:「功課還跟得上嗎?有沒有好好讀書呢?」


在美國,小熊最常被長輩問的話卻是:「這一季參加什麼運動呢?有沒有好好練球呢?」


運動,是美國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孩子的課業雖重要,但是有沒有在運動,似乎是更被提起的議題。夏天,孩子們打棒球、踢足球、玩飛盤……冬天就是打籃球、室內的游泳或滑雪。


小熊小二上開學時,在學校考跳繩,回家後沮喪的說:「媽媽,我的體能好像退步了?我這次跳得還不如上學期好耶。」


因為你的運動量變少了,媽媽心想。很正常的,多運動,體能就好,但是小熊回台灣後運動的機會,相對比美國少很多。


最近有件趣事:學校號召全二年級的學生,自願性的早晨來學校參加特訓,理由是:要與其他學校友誼賽,十二月還有全縣的低年級足球賽。雖說熊媽不太認同這「有點功利」的運動動機,但是想到小熊可以活動筋骨,還接受足球訓練(本來參加足球社團要繳兩千多元),早上運動還可以促進腦啡分泌,小熊又很喜歡學校的足球老師,一舉數得。二話不說,小熊就加入了「足球晨間訓練營」。


訓練了兩週,上週五一大早與鄰校W國小舉行友誼賽,到底特訓的結果如何呢?媽媽也抽空去看了一下。


兩校是利用早自習的時間比賽,校長鼓勵老師可以自由帶每班的孩子來觀看。小熊班上的同學也來看了,不過我聽到許多小朋友的心聲:


「老師,我想回教室去,我都看不懂啦……」一個怕曬的女生說,還拿著白上衣遮太陽。


記得小熊在美國社區的足球隊裡,小女生很多,但是這次學校的自願隊裡清一色是男生,只有一個女生B。B的哥哥也是五年級校隊,耳濡目染才加入的。


我忍不住問這些小女生:「你們為什麼不一起加入足球隊呢?」


小女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回答:


「我媽媽不准,說女生踢足球沒用!」


「我不喜歡運動,只喜歡看書。」


「女生哪會踢足球?好奇怪喔!」


會很奇怪嗎?看樣子女子足球在美國比較普及,那台灣小女生都做何運動呢?可能跳舞居多吧,我沒女兒,真的不清楚。不過真心希望,台灣的小女孩也能多參與各種不同的運動,多些不同的嘗試,可以多些體驗與開闊眼界。


比賽正式開始,兩隊打過招呼後開始踢球,老師把小熊一直安排在前鋒的位置,這讓我很驚訝。去年在萊城,小熊多半只能站在防守位置,因為跑得沒有外國孩子快,攻擊力不夠,就是不夠aggressive。今年似乎不同了,小熊竟然是同隊友裡最敢去追球、最勇於衝入敵營裡的那個孩子。


校長站在我身旁,她很開心的說:「有比賽,大家精神就不一樣喔!孩子就該好好玩一玩,輸贏不是重點,好玩最重要!」


她也回頭鼓勵的說:「你家小熊踢球很積極耶,他很不錯!」


記得小熊五歲剛踢足球時,我很煩惱的就是:小熊不夠積極、不具攻擊力、不aggressive,原來我的煩惱根本就是不需要的。孩子會長大,以前小熊在足球場上的退縮膽怯,如今已經隨著體能的成長,煙消雲散。再一次驗證:萬物成長,都有自己的定時,當父母真的不用急啊!


回家後,我問小熊最後的比數。○比三,小熊的學校輸了,但是我還是親親小熊的額頭說:「你表現得真棒!媽媽以你為榮。」


小熊露出一貫靦腆的笑容,但我知道,他真的與以前不一樣了。做父母的,總是高興能親眼目睹孩子的轉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