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做中學為特色的學徒學校


From : 鄒景平總裁學苑專欄作家


 你的孩子不喜歡端坐在教室中聽講,在學校學得很痛苦,考試成績又不如理想,你很氣孩子不努力向學,但這並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學校的教學方式不適合他們,要如何為他們打造合適的學習環境呢?英國青年基金會(Youth Foundation)推動的學徒學校(Studio School)就是專門為他們設計的!


 有些孩子透過聽講來學習,有些則透過人際互動或實作來學習,許多孩子喜歡動手遠勝過動腦,喜歡從人際接觸與操作事物中學習,這些喜歡動手的孩子在教室中,很容易感到無聊、枯燥與失落,精力無處發洩,因而輟學或走上街頭鬧事,但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單一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如何讓他們也能獲得學習的喜悅與成就感呢?


 主流的教育模式太偏重靜態知識的傳輸和記憶,換言之,就是偏重孩子的認知能力,使得孩子動腦不動手,卻忽略了培養同樣重要的非認知能力,例如工作與學習動機、團隊合作及面對挫折的忍受力等等。這兩種能力對於傑出的工作表現,都同等重要。


 英國的青年基金會(Youth Foundation)執行長Geoff Mulgan,原先在政府的策略部門工作,離職後,專門推動與扶植社會型企業,以解決最迫切的社會與教育問題。他在TED的演講「學徒學校(studio school)的簡短介紹」,雖然只有六分鐘,卻生動詳盡的介紹了「學徒學校」,這是一種專門為喜歡動手的孩子們而設計的學校型態。


 他首先以「對於英國教育來說,最迫切的改革是什麼?」的提問,來找出最關鍵的要優先處理的事項,結果發現有兩項,第一是,廣大的青少年對於上學提不起興趣,他們找不出課堂所學的內容與將來工作之間的關聯性,第二是,廠商抱怨畢業生尚未做好就業準備,缺乏所需的態度、知能與經驗。


 在「什麼樣的學校會讓孩子搶著去報名,而不是費盡力氣避開?」的議題之下,Geoff Mulgan與大量的學生、老師、社區、企業互動之後,研擬出「學徒學校」的新模式,並在兩所學校進行實驗,結果不但大受學生歡迎,學生畢業後的考試成績與表現也很優異,受到教育首長的認可與推崇,將先在英國各地建立十所學校,明年擴展到三十五所,之後再擴增四十所。


 Mulgan舉出「學徒學校」的特色如下:


1.學校規模小,學生人數少,大約三百人到四百人左右
2.學生的年齡在14-19歲之間
3.學生有八成的學習內容,是以實際的專案參與和執行為主,只有兩成是靠課堂學習
4.每個學生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個人的教練
5.學校屬於政府公共體系,由政府資助,但獨立營運
6.沒有額外收費
7.不對學生進行甄選
8.學生能達成政府既定的學業要求,並以之申請進入大學就讀


 總而言之,學徒學校是英國的一種新型態學校,是不喜歡侷促於課堂聽講的學生的新選擇,學生透過專案及同學間的合作而學習,孩子們分作小團體研習於某些專案,這些專案與企業的互動和合作密切,而且是來真的。


 相較之下,美國Khan Academy所要推動的夏令營,也是以專案為主的學習,英美兩地,不約而同的提出以專案為主,以做中學為理念的新學習機制,可見這是教育的大趨勢,這些都是教育創新的先鋒,尤其是學徒學校在英國的擴散極為快速,值得我們關注和借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親德青少年班 的頭像
    親德青少年班

    崇德文教基金會三重區親德青少年班

    親德青少年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